[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保险丝继电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267.8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施沈辉;龚爱华;克里斯蒂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保险丝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盒,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保险丝继电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汽车上电器件数量的极大增多,整车的用电安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整车电源的传输载体,整车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整车线束需要添加许多保险丝以增加整车电路的安全性,以便整车电路在局部短路的情况下断开电路,进而保证电路中导线和用电器的安全,而保险丝最好的载体就是保险丝盒。
在整车电气/电子分配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中央控制盒是现代汽车中电子、电气合一技术,在汽车电气方面作为电池能量的分配中心,实现各回路电流的合理分配;在汽车电子方面作为信息的处理中心,接收各电子装置的状态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反映。
由于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功能要求越来越多,而留给汽车零部件的空间却越来越小,现有电气盒体积庞大,功能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多功能小型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保险丝及继电器实现模块化设置,从而具有易扩展、省空间的特点的新型结构的保险丝继电器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结构的保险丝继电器盒,由盒盖及底座构成盒体,所述的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迷你保险丝插槽、慢熔保险丝插槽、IS0微型继电器插槽及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分别连接迷你保险丝、慢熔保险丝、ISO微型继电器及280超微型继电器。
所述的盒盖呈T形结构,盖设在底座上,盒盖的凸出部盖设在底座上设置的两个凹槽之间。
所述的迷你保险丝插槽设置在底座上设置的凹槽内。
所述的迷你保险丝插槽最多设置有30个。
所述的慢熔保险丝插槽设置在底座上被盒盖覆盖的区域。
所述的慢熔保险丝插槽最多设置有35个。
所述的ISO微型继电器插槽设有一个位于底座上被盒盖覆盖的区域。
所述的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设置在底座上被盒盖覆盖的区域。
所述的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最多设置有11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保险丝及继电器实现模块化设置、易扩展、省空间,特有的元器件排列方式,分布在上下两侧,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盒盖、2为底座、3为凹槽、4为慢熔保险丝插槽、5为ISO微型继电器插槽、6为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结构的保险丝继电器盒,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盒盖1及底座2构成盒体,底座2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底座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3,底座上设置迷你保险丝插槽、慢熔保险丝插槽4、ISO微型继电器插槽5及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6,分别连接迷你保险丝、慢熔保险丝、ISO微型继电器及280超微型继电器。
盒盖1呈T形结构,盖设在底座2上,盒盖1的凸出部盖设在底座2上设置的两个凹槽3之间。迷你保险丝插槽设置在底座2上设置的凹槽3内,最多设置有30个,所连接的迷你保险丝是插片式保险丝的标准品,额定电流一般在2~30安培之间。慢熔保险丝插槽4、ISO微型继电器插槽5、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6均设置在底座2上被盒盖1覆盖的区域,分别用于连接慢熔保险丝、ISO微型继电器、280超微型继电器,其中,慢熔保险丝插槽4最多设置有35个,ISO微型继电器插槽5设有一个,280超微型继电器插槽6最多设置有11个。所连接的慢熔保险丝是一种当电流超过额定数时熔断时间比一般保险丝稍长的保险丝,额定电流一般在20~140安培之间,ISO微型继电器大约0.5立方英寸,端子宽为6.3或4.8毫米,280超微型继电器只有微型继电器一半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