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1718.7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 | 分类号: | G02B5/12;B32B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热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材料的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制造加工具有反光效果的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反光膜制造行业中,对于反光膜的加工基本相似,例如CN1854773A的“反光膜玻璃微珠单层共面植株生产工艺”等,大致包括植株、清珠、预涂布聚焦层、涂布聚焦层树脂等工序。但目前这些工序都是分别进行的,加工时,首先需要进行植珠,将玻璃微珠通过胶粘剂单层的排布到PET薄膜上(为了使玻璃微珠不掉落需二次进入烘道高温固化),在玻璃微珠的半球面镀一层铝层,作为半成品;然后在防粘膜防粘面上涂一层复合胶,与半成品贴合、热压;最后将防粘膜从复合胶胶面剥离,复合胶面再与热熔胶膜贴合、热压形成产品。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反光膜,不仅需要配备各个工序的操作人员,而且各工序的加工效率不一致就会导致整体加工效率的大幅下降,能耗大,加工效率低,造成反光膜的加工成本高,相对于低端用户可接受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简化加工、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且能够自动加工的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在一条生产线上连续进行二次复合,一次完成反光热贴膜加工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粘膜经过复合胶涂覆机构,即经过装有复合胶的胶槽,控制刮刀轮(或平刮器)和底辊的间隙实现涂布,进入烘道烘干后,与植珠膜通过橡胶辊和钢辊进行复合,此为第一次复合,该复合植株膜与胶膜通过橡胶辊和钢辊进行第二次复合,经过两次复合后通过收卷辊收卷得成品;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生产线,利用各个底辊、导辊等机构实现防粘膜和复合植株膜等的自动进给,在同一生产线上实现连续自动加工,一方面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简化了反光热贴膜的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加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赢得更多利润和市场。2、防粘膜的回收辊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安装在第一次复合机构,即转移复合机构后部的回收辊,不仅实现了防粘膜的自动剥离,而且将完成复合胶转移后的防粘膜进行自动卷绕收集,下次使用时直接放在转辊上即可,可循环使用,实现高效自动剥离防粘膜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防粘膜材料,降低了大量材料成本。3、烘道进出口处的导辊为弧形辊,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弧形辊的设计提高了具有复合胶层防粘膜的延展性,保证防粘膜上复合胶层的均匀性,提高反光热贴膜的加工质量。
技术方案:一种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包括安装在生产线机架上的复合胶涂覆机构、植株机构、转移复合机构和复合机构;复合胶涂覆机构前部设有一安装防粘膜的转辊,后部设有烘干设备和多个导向辊;转移复合机构和复合机构均位于烘干设备的后部,且均包括一对复合辊;植株机构位于转移复合机构的前部,植株机构的植株膜和烘干设备的防粘膜共同穿过转移复合机构的复合辊之间;复合机构位于转移复合机构后部,且转移复合机构后部还设有一防粘膜的回收辊;复合机构的前部还设有一安装胶膜的胶膜辊,后部设有一成品收卷辊;胶膜和转移复合后的植株膜共同穿过复合机构的复合辊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简化了加工工艺,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二是实现反光热贴膜的自动加工,节约大量人力等成本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三是实现防粘膜的自动剥离、回收,便于循环使用,节约了大量材料成本,给生产商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反光热贴膜的加工生产线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植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