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步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2454.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喜博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1/00;B62K23/08;B62L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步 折叠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步式折叠电动自行车,脚控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两轮折叠电动自行车,是在传统自行车上进行了改进结构折叠减少占用空间、加入了电池以及电机,使自行车具有电动力。也是自行车灵活方便的特点得到进一步延伸。
传统的自行车操控手脚并用,双脚蹬车双手把控方向的方式;电动自行车则更多是双手操控;相比传统自行车在体积操控速度方面有了改变,但就折叠、快速出行还不够,人们更渴望操纵自如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快速操控独特的电动自行车,使之成为一种个人代步的交通工具。本发明提出以脚控方式来操控电动自行车的转向提速、刹车所特有的结构。前轮两个脚蹬连接于转向杆与前叉固定成一体,可以操控前轮转向并保持运行平稳。后脚操控刹车杆。
一种简易便携跨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它由以下部件所构成:
一个前梁主体管、一个后梁主体管,两个主体管相配接;
一种无车把、无手把车驾;
一个可伸缩鞍座,与前梁主体管相配接
四个脚蹬与以车驾相配接;
一个脚控调速杆,一个脚控刹车杆。
上述的简易便携跨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脚跨式操控结构双脚自然展开一前一后起到更好的平衡作用。
上述的简易便携跨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四个脚蹬与车架相配接操纵电动自行车车轮,转向加速刹车由双脚一前一后操控。
折叠方面也更为快捷,单手抓住鞍座上前向上提拉使鞍管和前梁主体管与地面垂直,借住引力、翘起的后梁主体管与轮毂电机后轮自然向下向内前轮靠拢收缩折叠卡紧;再将鞍管推进前梁主体管,即可完成折叠。4个脚蹬也可90度角向内折叠,减少体积。
骑乘操纵方式。电动自行车展开如图1,骑车人坐于鞍座上,左脚在前轮左脚蹬上右脚在后轮右脚蹬上。或者反过来右脚在前轮右脚蹬上左脚在后轮左脚蹬上。前脚施力于调速杆后轮启动即可行使。摆脱了对双手的约束,操纵更为自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展开后左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折叠后左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展开后左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折叠后俯视图
图中:1鞍座、2鞍管、3固定套件、4固定套件、5控制器、6调整器、7固定套件、8方向杆上杆、13方向杆下杆、9前轮左脚蹬、9-1前轮右脚蹬、24后轮左脚蹬、24-1后轮右脚蹬、11前轮、10前轮挡水板、28后轮挡水板、11前轮、26轮毂电机后轮、12前叉、25后车架、14调速杆、23刹车杆、15调速钢线套管、30调速钢线、29刹车钢线、31刹车钢线套管16可旋转支点、18联动杆、32锂电池、17前梁主体管、33后梁主体管、27刹车装置、34携拎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4,跨步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它包括鞍座1、控制器5、4个脚蹬、前轮11、轮毂电机后轮26、前梁主体管17、后梁主体管33、锂电池32;鞍管2由固定套件3和固定套件4固定可缩入前梁主体管17内;如图4调速杆14前端14-1与前轮左脚蹬旋转轴点9-2与前轮右脚蹬9-1旋转轴点9-3可旋转连接;通过向下施压于调速杆14后端14-2拉到调速钢线30带到调速器6;
再由控制器5通过电源线控制锂电池32释放电能驱动轮毂电机后轮26起调节车速作用;刹车杆23与后轮左脚蹬24旋转轴点24-2与后轮右脚蹬24-1旋转轴占24-3可旋转连接;通过向下施压于刹车杆24拉到钢线29带动刹车装置起到刹停或减速作用;以上提到的调速杆与刹车杆相同前后端可通用;前梁主体管17与联动杆18通过旋转支点16可旋转连接;联动杆18与另一个联动杆21通过旋转支点19与旋转支点20可旋转连接;联动杆21与后梁主体管33通过旋转支点22可旋转连接;前梁主体管17与后梁主体管33通过旋转支点35可旋转连接;折叠状态如图2,图1状态单手抓住鞍座1上前向上提拉使鞍管2和前梁主体管17与地面垂直借住重力影响、翘起的后梁主体管33与轮毂电机后轮26自然向下向内通过旋转支点35使之靠拢收缩折叠卡紧;再将鞍管推进前梁主体管17内,即可完成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喜博,未经杨喜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2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