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高压计量的智能防窃电单用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2483.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彦;冯忠义;高翔;刘高云;石向峰;刘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压 计量 智能 防窃电 单用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计量防窃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压计量的智能防窃电单用户系统。
背景技术
打击高科技窃电的难度在于发现困难、取证困难,负控终端、高供高计具有一定的防窃电功能,但这种防窃电功能具有一定局限性,分析如下:负控终端防窃电功能:监测用户二次侧的电压、电流数据,和表计、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来发现窃电。它的不足在于:难以发现绕越计量表计以及负控终端的窃电行为。
高供高计防窃电功能:高压供电、高压侧进行计量,高电压自然增加窃电用户对设备和线路动手脚的难度,它能够防止越表窃电,但由于计量时要把高压转变为100V或57.7V低压,用户还是有机会对低压部分的计量回路进行短接分流。在实践中发现过高供高计的窃电用户,这表明高供高计的低压部分仍然是它在防窃电方面的薄弱环节。二次侧窃电手法多样化,并在不断发展中。
如何针对高科技窃电,克服负控终端、高供高计在防治窃电方面的不足,从根本上防窃电,是当前电能计量部门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基于高压计量的智能防窃电单用户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高压计量的智能防窃电单用户系统,包括现场负控终端、二次侧计量装置、用户专变,其特点是:还包括设置在用户专变一次侧的高压计量装置和智能防窃电主站;所述现场负控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高压计量装置进行通信,通过数据线与二次侧计量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二次侧计量装置位于用户专变与用电负荷之间;所述智能防窃电主站通过无线网络与现场负控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智能防窃电主站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报警服务器和维护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现场负控终端;2—智能防窃电主站;3—用电负荷;4—二次侧计量装置;5—用户专变;6—高压计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高压计量的智能防窃电单用户系统,包括现场负控终端1、二次侧计量装置4、用户专变5,其特点是:还包括设置在用户专变5一次侧的高压计量装置6和智能防窃电主站2;所述现场负控终端1通过无线网络与高压计量装置6进行通信,通过数据线与二次侧计量装置4进行通信;所述二次侧计量装置4位于用户专变5与用电负荷3之间;所述智能防窃电主站2通过无线网络与现场负控终端1进行通信,所述智能防窃电主站2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报警服务器和维护工作站。
工作原理:
高压计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将检测数据传输至现场负控终端1,二次侧计量装置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传输至现场负控终端1;智能防窃电主站2通过无线网络实时采集现场负控终端1的检测数据,经软件分析进行窃电事项报警、窃电事件追溯。
所述无线网络通常选择GPRS或CDMA无线通信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2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锚固剂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气瓶配送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