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4219.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战;马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E21B21/015;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属于物探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物探钻机的井架在井口位置基本上都有一套井口装置,目的是与钻杆钻进驱动装置(动力头)配合实现钻杆接换,以及在接换钻杆时托住井中的钻杆防止其掉入井中。
这些井口装置一般是固定在井架底部,井口装置有钻杆可以穿过的圆孔,以及卸钻杆工具的限位机构,这些零部件均与钻杆处于非接触状态,不能对钻杆进行夹紧以及有效扶正,这些装置适用于车载钻机或人抬式山地钻机,不能单独人工搬运或便于人工搬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首先是非常轻便,可以人工收放、方便搬迁;其次能够对连续管钻井钻杆进行有效的夹紧和扶正;再者能够防止岩屑等灰尘对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等造成伤害,有效保护操作人员。
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夹持臂通过夹持臂销轴与开口销与井座连接,夹持臂能够绕夹持臂销轴翻转;3个支腿通过支腿销轴与井座下方相对应的安装座相连,支腿以支腿销轴摆动;3个支腿用支腿铰链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架;防尘罩为倒锥体形状的罩;井口装置的井座上平面离地间隙为300mm,防尘罩的下沿离地间隙为100mm;井座底板中间有一圆孔,井筒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下平面;2个槽板分别焊接在井筒的两侧,槽板的上平面与井座底板的下平面贴合;槽板的外端上平面上分别焊接了2对夹持臂安装座;在井座底板上平面分别焊接有4个限位板;3个支腿安装座沿圆周方向均匀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下平面上;2个限位块分别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上平面两端;减震器为圆柱形,放置在减震器筒的孔底部;滚轮推杆插入减震器筒的孔中与减震器接触,圆螺母穿过滚轮推杆通过螺纹与减震器筒连接;滚轮架通过大锁紧螺母固定在滚轮推杆的带螺纹端;滚轮通过销轴和小锁紧螺母固定在滚轮架的头部。
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的使用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井座中间有比钻头直径稍大的圆筒,钻头、钻具和钻杆经过圆筒进行破岩钻井,利用2个夹持臂上的滚轮夹紧钻杆,防止其旋转,但可以上下动作。两个夹持臂分别通过销轴与井座上的对应安装座相连,每个夹持臂均可绕其在井座上的安装座轴心180°翻转,并且夹持臂滚轮的支撑杆可以沿轴向少量伸缩,实现对钻杆的弹性夹紧。
工作流程是在钻杆进入井座圆筒之前保持翻开状态,而直径较大的钻头和钻具进入井座下方后,两个夹持臂向内翻转并向下压紧,由于夹持臂的翻转轴比滚轮中心高,且钻杆向下送进,所以夹持臂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在夹紧位置。当遇到卡转等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人工向上提起钻杆,并带动夹持臂向两侧翻开。
井座下方平均分布安装有3个支腿,支腿头部为圆锥状,可方便插入地表以保证钻井装置的稳固。支腿与井座通过销轴连接,可以绕销轴转动,搬迁时,可以把3个支腿并在一起,方便搬迁。而3个支腿之间连接有铰链或软钢丝绳,使支腿形成稳定的三角架。
井座下方还设有防尘罩,形状为扩口状,外形基本与支腿贴合,防尘罩防止岩屑灰尘等严重上扬,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防尘罩通过绳索固定在支腿上,从而不防碍支腿的捆绑搬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弹性夹持臂可保证钻杆的有效夹紧,降低轻便钻机钻井时的人工把持钻杆的劳动强度。三角架支腿支撑稳固,可收放捆绑,方便运输。柔性防尘罩可有效遮挡岩屑灰尘,且不影响支腿的收放捆绑。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座底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座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银花的高效种植技术
- 下一篇:折叠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