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4345.9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气冷却 结构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马达,特别涉及具备空气冷却结构的机床的主轴驱动用马达。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机床所使用的主轴驱动用马达上设置风扇马达对该马达进行空气冷却式冷却,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排气碰到机床的支柱(柱)使主轴产生热位移而导致加工精度下降,采用使空气向远离主轴的方向(与输出轴相反的方向)流动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平10-235536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主轴冷却装置:形成覆盖主轴的至少左、右侧方以及前方的冷却外套19a~19c,在该冷却外套内具备从工具安装侧供给冷却空气而从主轴马达15侧排出的结构。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7-336721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空气冷却马达:在固定于马达的外筒4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托架6的端部,设置间隔件18,所述间隔件18覆盖马达轴1的贯通孔11与冷却剂供给管12的连接部并且具有密闭的空洞,在成为与马达轴1平行地输送冷却风的方向的该间隔件18的后方位置配置冷却风扇16,在与负载相反一侧的托架6上设置有风孔17,所述风孔17连通外筒4和被覆板14之间的空间与间隔件18。
再有,在日本特开2005-124266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电动机的冷却结构:以覆盖定子6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且具有与通风孔9的负载一侧连通的通风路8,并且设置有引导件4,所述引导件4一方的端部安装于负载侧托架3,另一方的端部具有用于从与负载相反一侧吸入冷却风的开口部4B。
在与输出轴相反一侧安装风扇马达等进行空气冷却的马达中,若排气方向为与输出轴相反的方向,则与为输出轴方向的情况相比,根据经验可知冷却效率较差。因此,向与输出轴相反方向排气以免排气碰到机床支柱的技术,存在对于冷却不利的问题。
在如日本特开平10-235536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7-336721号公报那样的安装冷却外套将冷却风向与输出轴相反方向引导的结构中,除了如上所述的冷却效率较差之外,还存在因增加冷却外套而导致马达的外形尺寸变大的问题。
再有,虽然日本特开2005-124266号公报记载了通过引导件4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在负载侧托架3的附近反转的结构,但冷却电动机时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还是与输出轴相反的方向(与负载相反的方向),同样还存在由于引导件4而导致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的冷却效率优良,并且具备能够避免马达的大型化的空气冷却结构的马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马达,具有:定子;在上述定子内部绕上述定子的中心形成为圆状的多个槽部;以及设置于上述定子的与输出轴相反一侧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在其内部具有接近上述槽部的外周并沿轴向延伸的通气路,上述风扇马达送出的空气,通过上述通气路而流向上述定子的输出轴侧端部,在上述输出轴侧端部流动方向反转而流向与输出轴相反一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定子具有形成于上述定子的上述输出轴侧端部附近的排出口、和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以使从上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朝向与输出轴相反一侧流动的方式引导空气。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上述多个槽部协作而构成圆形截面,上述定子具有围绕上述圆形截面的非圆形截面,上述通气路相对于上述多个槽部所划定的外周圆的全周部分地形成,上述排出口设置为,从该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与关于周向没有形成上述通气路的部位的表面接触。
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定子在其内部具有与上述槽部的外周接近或邻接并沿轴向延伸的内侧通气路、和外侧通气路,所述外侧通气路与上述内侧通气路的径向外则接近并沿轴向延伸,并且在上述输出轴侧端部与上述内侧通气路流体地连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更清楚。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马达的径向截面的图。
图3是模式化说明图1的马达中定子的壳体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径向截面的立体图。
图5是模式化说明图4的马达中定子的壳体附近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式物品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纺织机毛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