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4961.4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亮;齐占波;穆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旭亮;齐占波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74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是一种用于解决现有车衣在安装及收回时费时费力问题的自动化车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交通工具,在人们使用汽车过程中。往往有多种因素导致汽车外购的破坏,如灰尘、雨雪、日晒、坠落物、人为划伤及洗车过程等等。因此,车衣便成为了有车族的必须品。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车衣,只是一件用布做成的外套,使用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打开,并按照车的外形进行安装,既费时又费力。收回时因为车衣的防水性好,容易将空气卷到内部,不易折叠。因此,车衣的使用受到很大的制约。
鉴于以上原因,如何研发出一种高效、方便的自动化车衣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其在使用后,可实现方便、快捷的对汽车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包括车衣本体、壳体、风筒、鼓风机、绞盘、电机及绞线;
所述车衣本体的局部与壳体固定相连;
所述车衣上固定设有多个风筒,所述风筒沿车衣形状布置;
所述风筒末端为的进风口端与鼓风机出风口端相连接;
所述绞线与风筒采取相同布置,所述绞线一端与风筒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绞盘缠绕连接;
所述壳体内容置有绞盘,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机;
所述绞盘与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风筒具有支持车衣的“O”型龙骨架。
所述壳体内容置有卷曲后的车衣。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车顶吸附固定的磁性吸附装置。
所述鼓风机与壳体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鼓风机还置于车辆的任意位置。
所述绞盘由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上。
所述风筒置于车衣本体与车体之间,充气后具有一定支撑空间,使车衣与车体隔离。
所述车衣本体撑开后为车辆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和鼓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车衣的自动收放,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车衣,在车衣本体内设置有风筒,风筒内设有“O”型龙骨架,既可以方便快速的展开,有可以在展开后对车衣本体起到有力的支持,防止车衣摩擦车体。
3、本实用新型风筒又在回收的时候,将其内的气体有方向的挤出,不会产生气泡,更易卷曲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衣收回状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衣打开状态示意图。
1.车衣本体;2.风筒;3.绞线;4.“O”型骨架;5.壳体;6.鼓风机;7.电机;8.绞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包括车衣本体1、壳体5、风筒2、鼓风机6、绞盘8、电机7及绞线3;所述车衣本体1的局部与壳体5固定相连;所述车衣上固定设有多个风筒2,所述风筒2沿车衣形状布置;所述风筒2末端为的进风口端与鼓风机6出风口端相连接;所述绞线3与风筒2采取相同布置,所述绞线3一端与风筒2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绞盘8缠绕连接;所述壳体5内容置有绞盘8,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电机7;所述绞盘8与电机7传动连接。
所述风筒2具有支持车衣的“O”型龙骨架4。
所述壳体5内容置有卷曲后的车衣。
所述壳体5底部设有与车顶吸附固定的磁性吸附装置,所述磁性吸附装置为磁铁。
所述鼓风机6与壳体5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鼓风机6还置于车辆的任意位置。
所述绞盘8由电机7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壳体5上。
所述风筒2置于车衣本体1与车体之间,充气后具有一定支撑空间,使车衣与车体隔离。
所述车衣本体1撑开后为车辆形状。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车衣系统,自动车衣打开原理为:将壳体5置于汽车顶篷,通电使鼓风机6工作,将带有压力的风充至风筒2内,同时绞盘8旋转放松绞线3,风筒2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向四外延伸。车衣本体1在风筒2撑力的作用下也同时向四外延伸,最终形成车型车衣,将车辆全部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旭亮;齐占波,未经胡旭亮;齐占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TFT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