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导航功能的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5468.4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辉;刘晓琳;刘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卡讯尔车联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航 功能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导航功能的汽车后视镜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已连续几年居于世界第一位,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很多人在购买汽车时,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都不会选择前装的车载导航,而是选择之后自行购买导航设备,即后装导航设备。后装的导航设备通常需要在汽车前挡玻璃上固定导航设备,且每次使用时需要进行安装,使用结束后需要拆下,另外,在前挡玻璃上安置导航设备一方面不够美观,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前装的车载导航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中控车载多媒体设备的显示屏显示导航信息,当使用导航设备时,驾驶员需要不时的操作导航仪确定现时的行车路线是否正确以及下一步的行车路线,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车载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影响驾驶员或其他乘车人员的视听享受。
综上,如果能够将导航设备集成到某种车载固有设备中,必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导航功能的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主控模块、GPS模块、显示模块、遥控模块、遥控器、后视镜壳体及后视镜面;其中,所述GPS模块、遥控模块、显示模块分别和主控模块电气连接,放置于所述后视镜壳体内部;所述显示模块紧密贴合于所述后视镜面的反面,透过后视镜面进行显示;所述遥控器置于后视镜壳体外部。
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触摸屏,包含液晶显示屏、电容屏、液晶显示屏连接器和电容屏连接器,液晶显示屏和电容屏分别通过挠性印刷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连接器和电容屏连接器连接,所述电容屏贴合于液晶显示屏和所述后视镜面的中间。
所述显示模块的面积等于所述后视镜面的面积。
所述显示模块的面积小于所述后视镜面的面积。
所述遥控模块和遥控器通过无线遥控信号连接。
所述后视镜还包括一按键模块,置于所述后视镜面下侧的后视镜壳体上。
所述遥控器活动连接于后视镜外部的方向盘上。
所述遥控器通过一卡扣连接于后视镜外部的方向盘上。
上述带导航功能的后视镜采用特有的布局,将导航组件各功能模块整合植入车内防眩后视镜中,使得驾驶员能在操作导航仪的同时观察到车后的车况,并减少车内安装空间,同时可用遥控器操作后视镜各功能模块,使用方便。也避免了导航设备占用车载多媒体设备的屏幕,使驾乘人员都能得到充分的视听享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导航仪的一种具体的电路实施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航仪的另一具体的电路实施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分别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后视镜中导航仪的一种具体的电路实施结构框图,该导航仪包括主控模块101、显示模块102、GPS模块103、遥控模块104和遥控器105,与后视镜壳体、后视镜面一起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导航仪的后视镜。其中,GPS模块103和遥控模块104均和主控模块101电气相连,GPS模块103、主控模块101和遥控模块104放置于导航仪主板上,该主板放置于车内防眩后视镜壳体的内部。所述显示模块102可为一液晶触摸屏,包含液晶显示屏(LCD)和电容屏TP,LCD和电容屏TP分别通过挠性印刷电路板(FPC)与LCD连接器和TP连接器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02中液晶显示屏(LCD)、电容屏TP和后视镜面的位置顺序依次是后视镜面、电容屏TP和液晶显示器LCD,三者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使操作人员通过触摸后视镜面可实现对触摸屏的触摸控制,进行导航功能的选择、开启、关闭等操作,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卡讯尔车联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卡讯尔车联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5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有机复合材料连续成型装置
- 下一篇:可折叠伸缩式爬楼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