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管内涂层打磨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139.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奚运涛;慕立俊;徐永高;曾亚勤;何治武;杨立华;张振云;李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涂层 打磨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内涂层打磨抛光装置,属于钢管内防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生产中,油管内壁接触腐蚀性介质,易被腐蚀。油管内壁的防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静电喷涂有机涂层,即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吸附于油管内壁。在油管提前预热超过180℃的情况下,涂料微粒会很快熔化、平铺、附着和固化。固化完成后,内壁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有机涂层,隔开金属与腐蚀性介质,起到防腐和提高油管寿命的作用。
但是,当静电喷涂完成后,会有部分涂料微粒由于太靠近外表面或受热不充分而未熔或部分未熔,附着在涂层表面,导致表面不光滑,粗糙度增加。现有的处理措施通常以风机吹扫,会污染环境,恶化工人劳动条件。有些未熔微粒固化在涂层表面,很难清除。由于油管细长,采用普通砂纸很难进行内涂层整体打磨和抛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内涂层打磨抛光装置,以自动化地打磨抛光油管内壁的有机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本装置的支架上方固定有横板,横板端部设有挡板,挡板通过气缸连接设在横板上的行走小车,行走小车另一侧通过连杆连接夹具,夹具通过螺栓连接弹性抛光砂球或皮碗。
本装置可对油管内壁的有机涂层进行打磨抛光,彻底清除涂层上附着的未熔微粒,使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管内涂层打磨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管内涂层打磨抛光装置推扫油管内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装置主要包括支架1、横板2、螺栓3、夹具4、弹性抛光砂球5、连杆6、行走小车7、气缸8和挡板9;
支架1上方固定有横板2,横板2端部设有挡板9,挡板9通过气缸8连接设在横板2上的行走小车7,行走小车7另一侧通过连杆6连接夹具4,夹具4通过螺栓3连接弹性抛光砂球5或皮碗10。
在对油管内壁喷涂有机涂层后,用螺栓3将弹性抛光砂球5固定在夹具4内,然后将弹性抛光砂球5过盈挤入带涂层的油管。气缸9通过行走小车7、连杆6和夹具4推动弹性抛光砂球5在油管内往复运动,依靠砂球与管壁的接触压力和摩擦力对涂层进行打磨抛光。
在更换不同型号的弹性抛光砂球5前,需用橡胶皮碗10推扫打磨后的油管内壁,清除落下的未熔微粒或磨料砂粒,防止新更换的弹性抛光砂球划伤有机涂层表面,影响打磨和抛光的效果。待打磨抛光完成后,再用橡胶皮碗10推扫两遍,最后由油管搬运装置输送至成品区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齿状引流接触面的耐张线夹
- 下一篇:一种拼块式永磁电机定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