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464.X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凯;孙延先;宋泽斌;平晓山;潘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尤其涉及圆柱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优异的功能和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圆柱形的锂离子电池由单体使用逐渐转向于模块化,组装成大容量电池组,逐渐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UPS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圆柱电池组都是将多个单体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并将多个单体电池进行组装,进而形成圆柱电池组,圆柱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信号线通常从圆柱电池组四周引出与电压采集电路板电连接,这种组装工艺在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而且电路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连接错误,因此这种组装工艺的圆柱电池组存在整体线路杂乱、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能有效的控制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信号线从圆柱电池组四周引出与电压采集电路板电连接,造成线路容易被磨损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圆柱电池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上部上腔和用于容纳电池下部的下腔,还包括电压采集电路板,所述上腔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模块位于上腔内极性的上腔电路,所述下腔内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模块位于下腔内极性的下腔电路,所述上腔电路和下腔电路均与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所述下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池下部的下容置腔,所述上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池上部的上容置腔,所述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数量相等,所述上腔的顶面上设有便于上腔电路布线的走线槽,所述上腔顶壁上设有用于实现上腔电路与单体电池相接的通孔,所述上腔和下腔还包括用于将下腔电路引至上腔顶面的走线孔,所述上腔上设有上腔走线线孔,所述下腔上设有下腔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与下腔电路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与走线槽相通,通过使通孔与走线槽相通,上腔电路的布线层次分明,便于圆柱电池组检修,而且通过使通孔与走线槽相通,上腔电路布线时线路都位于走线槽内,使线路不容易磨损,延长圆柱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上腔走线孔设置在上腔上相邻两个容置腔之间,所述下腔走线孔设置在下腔上相邻两个容置腔之间,所述上腔走线孔和下腔走线孔轴线重合,通过将走线孔设置在相邻两个容置腔之间,即设置在两个容置腔的隔板内,从而使下腔电路与电压采集电路板之间布线时,线路不与容置腔内的单体电池接触,避免了圆柱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单体电池磨损线路,延长了圆柱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电压采集电路板与走线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实现上腔电路导线和下腔电路导线通过的出线孔,通过在电压采集电路板上设置出线孔,使线路可以直接从出线孔中穿过,缩短了圆柱电池组的布线长度,而且通过设置通孔可以灵活地将电压采集电路板与线路焊接的一侧朝向上面,便于圆柱电池组模块的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的深度和与单体电池的高度相适配,通过将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的深度和设置的与单体电池的高度相适配,使单体电池完体位于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内,单体电池没有裸露的位置,避免了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被损坏,延长了圆柱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上腔顶面设有用于容纳电压采集电路板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走线槽相通,通过在上腔顶面上设置容纳电压采集电路板的凹槽,圆柱电池组装配后,电压采集电路板位于凹槽内,电压采集电路板能被有效地定位,避免了圆柱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压采集电路板固定不可靠,造成线路松动从而使圆柱电池组出现故障不能使用,而且通过使凹槽与走线槽相通,使走线槽与电压采集电路板之间布线时线路不会凸出上腔顶面,避免了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延长了圆柱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电压采集电路板上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通过在凹槽上设置定位柱和在电压采集电路板上设置定位孔,电压采集电路板与凹槽装配完成后,定位柱起到进一步定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压采集电路板的定位强度,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线路松动,延长了圆柱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走线孔设置上腔的中心位置处,通过将走线孔设置在上腔的中心位置处,使走线孔距离上腔四周侧壁的距离大至相等,从而使圆柱电池布线更加灵活,装配方便,提高了圆柱电池组的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与上腔和下腔内单体电池个数相等,通过设置与单体电池个数相等的通孔,使单体电池之间布线更加方便,上腔电路可以完全布置在上腔的顶面上,圆柱电池组布线方便,便于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