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816.1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7/06 | 分类号: | G01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265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热能 出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表,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热能表。
背景技术
热能表是用于测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量的仪表,热能表也称能量表或热量表,是安装在热交换回路的入口或出口,用以对采暖设施中的热耗进行准确计量及收费控制的智能型热量表。其工作原理是在热交换系统中安装热量表,当水流经系统时,根据流量传感器给出的流量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的供回水温度,以及水流经的时间,通过计算器计算并显示该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对热能表的防护等级提出了新的要求。申请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认为热能表的防护等级薄弱点主要位于出线结构,出线结构是连接外部传感器、流量计等外围设备与热能表内部积算仪的重要部件,由于制造和加工领域对该部分的不重视,容易造成出线部分成为防护等级的薄弱环节,即使在现场检测中具有良好变现,经过多次的移库、安装等步骤,该部分容易因材料疲劳而不能满足防水防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包括表壳、压线片和传输线,表壳开有第一出线孔,压线片包括基座、突台和第二出线孔,突台的外周向形状对应第一出线孔的内壁形状设置,第二出线孔穿设于突台,突台插装于第一出线孔,突台与第一出线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传输线穿设第二出线孔,传输线与第二出线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基座设有螺纹孔,表壳设有对应螺纹孔的对向螺纹孔,压线片通过螺钉压紧于表壳内壁,螺钉穿设于螺纹孔和对向螺纹孔;第一出线孔的孔径由表壳的内部向表壳外部呈逐渐缩小的变化趋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两道密封圈,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效果。此外,压线片通过螺钉压紧在表壳内侧,使得压线片通过弹性形变自我补偿突台在第一出线孔的压紧程度。第一出线孔的孔径由表壳的内部向表壳外部呈逐渐缩小的变化趋势。自我补偿第一密封圈的磨损,在当第一密封圈有所磨损的情况下,压线片在弹力作用下将突台进一步向第一出线孔更深处插入,可以达到新的平衡点,进一步加强防水防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出线孔内壁设有扩孔部。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将第二密封圈压入传输线和第二出线孔的间隙,在挤压中,当第二密封圈到达扩孔部后,不管如何抽拉传输线都不会带动第二密封圈的运动,密封效果更加稳定。防止抽动传输线造成第二密封圈的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出线孔内壁呈圆筒状,第二出线孔内壁设有扩孔部。根据传输线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合于圆柱形传输线的第二出线孔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的表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的表壳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的压线片的结构示意图视;
图4为图3示出的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的压线片的B-B截面图;
图5为图3示出的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的压线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热能表出线结构,包括表壳1、压线片2和5条传输线,五条传输线分别连接表壳1内部的电路板与表壳1外部的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如图1所示,表壳1开有五个第一出线孔11。如图3所示,压线片2包括基座21、一体设置在基座21上的五个突台22,突台22的外周向形状对应第一出线孔11的内壁形状设置,突台22插装于第一出线孔11,突台22与第一出线孔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出线孔23穿设于突台22,传输线穿设第二出线孔23,传输线与第二出线孔2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线片2将传输线引出表壳1外部,具有两道密封圈,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1、3、5所示,五个第一出线孔11长条状分布,基座21上的五个突台22也对应长条状分布,基座21开设有螺纹孔24,表壳1一体设置有对应螺纹孔24的对向螺纹孔12,压线片2通过两螺钉压紧于表壳1内壁,螺钉穿设于螺纹孔24和对向螺纹孔12。两螺钉设置在长条状压线片2两端部,两螺钉的连线通过基座21的中心,该中心即为五个突台22中顺次第三个突台22的中心。对向螺纹孔12与螺纹孔24相配合,螺钉顺次穿设螺纹孔24和对向螺纹孔12,实现压线片2压紧于表壳1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身姿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缠绕存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