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测试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110.7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箱体,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测试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测试机箱在外形尺寸和槽位上具有通用性,企业在考虑通用产品时忽视了在特殊情况下的测试需求,若有特殊需求则需要定制,而定制机箱的成本较高,标准测试机箱在设计和加工一次成型后在市场上作为标准品进行销售,标准品的优势在于通用性,但对于特殊客户可能满足不了需求,对自己产品的测试具有唯一性,在测试功能和散热需求上通用测试机箱不能满足产品开发需求,针对板卡的高热量通用机箱一般满足不了散热需求,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机箱改造,而改造成本也不低,同时影响美观,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产品本身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用机箱在散热方面所提出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满足一般通用机箱的散热需求的便携式测试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背板、上顶板和下底板构成的测试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本体内的上端为出风腔,下端为进风腔,所述出风腔与进风腔通过风道腔相通,所述出风腔在前挡板与背板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腔在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所述在背板与风道腔的接触面上设有前插卡槽和后插卡槽。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上顶板上设有通过螺丝固定的把手。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卡槽与后插卡槽各有2~4个,所述前插卡槽与后插卡槽分别并行排列。
上述的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背板与风道腔的接触面上固定有板卡,所述前插卡槽和后插卡槽设在板卡上。
上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下底板的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测试箱外观美观、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及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通用实用性且散热效果明显、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测试箱立体图。
图中:10-测试箱本体、11-左侧板、12-右侧板、13-上顶板、14-下底板、15-背板、20-出风腔、30-进风腔、40-风道腔、50-出风口、60-进风口、70-板卡、71-前插卡槽、72-后插卡槽、80-支撑脚、9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看图1和2,一种便携式测试箱,包括:由左侧板11、右侧板12、前挡板、背板15、上顶板13和下底板14构成的测试箱本体10,测试箱本体10内的上端为出风腔20,下端为进风腔30,出风腔20与进风腔30通过风道腔40相通,出风腔20在前挡板与背板15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出风口50,所述进风腔30在背板15、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60,在背板15与风道腔40的接触面上设有前插卡槽71和后插卡槽72,在上顶板13上设有通过螺丝固定的把手90,前插卡槽71与后插卡槽72各有2~4个,前插卡槽71与后插卡槽72分别并行排列。
在背板15与风道腔40的接触面上固定有板卡70,前插卡槽71和后插卡槽72设在板卡70上,在下底板14的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脚80,通过具体实施,测试机箱的外形尺寸可采用长160mm、宽298.5mm、高470mm,机箱的材质为镁铝合金,在背板15与风道腔40的接触面上的前插卡槽71和后插卡槽72均采用VPX6标准连接器连接,通过对此种风道的设计及用FLOTHERM软件的散热分析,使得此种测试机箱更加有效的利用其风机的散热效果,提高了风量和风压,对板卡70散热效率有质的提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