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125.5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文勇兵;戴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17/10;F21V19/00;F21S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光源,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显示屏背光、通用照明、车用照明中。在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里面,都安装了背光模组,其用来提供给液晶面板均匀亮度分布的面光源,根据LED光源安装位置的不同,背光模组分为:LED发光面平行正对显示图面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LED发光面垂直显示图面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目前,针对液晶电视降成本和外观轻薄的需要,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趋势,但是,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受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的固定结构限制,会出现比如:螺钉、支架伸出背板,或者背板外表面有可见的翻边孔等等,这样会引起背板凸凹不平,在整机外观要求较高时,模组的这种背板很难直接作为整机的后壳使用。
图1和图2为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的传统固定方式,其中,图1是在背板101上翻边抽芽,再采用螺钉104锁定的方式来固定背光源灯条102和反射片103;图2是在背板201上开设通孔,再采用卡扣204来固定背光源灯条202和反射片203。此两种方式均会导致背板外表面出现很多孔洞,甚至有部分其他部件会高出背板的外表面,从而致使背板无法作为整机的后壳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直下式背光模组作为整机后壳时,存在因固定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而引起背板凸凹不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的反向依序层叠设置的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所述背光源灯条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的表面,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开孔,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粘贴有单面胶,所述单面胶对应于所述开孔的位置沿所述开孔下沉、且粘贴于所述背光源灯条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表面设有辅助粘贴所述双面胶和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刻痕线。
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四角均为直角,所述刻痕线为与所述背光源灯条四角配合的直角状刻痕。
具体地,所述背板表面的所述刻痕线圈定的区域内设有用于对所述背光源灯条预定位的凸点。
更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凸点进行预定位配合的缺口。
更具体地,所述背光源灯条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凸点进行预定位配合的圆孔。
再具体地,所述双面胶粘贴于所述刻痕线圈定的区域内,且所述背光源灯条上的缺口所在侧边超出所述双面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双面胶和单面胶的组合,将反射片、背光源灯条、背板相互粘贴紧固,有效解决了因固定安装导致背板外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使背板达到了整机的外观要求,且达到了减薄整机的效果,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采用螺钉固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灯条和反射片采用卡扣固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面胶粘贴在背板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进行上侧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进行下侧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源灯条与背板通过直角结构件预定位粘贴紧固的立体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射片置于背光源灯条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面胶粘贴于反射片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3~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