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强酸静态高温高压釜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610194.8 申请日: 2013-09-30
公开(公告)号: CN203479678U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赵国仙;吕祥鸿;韩勇;张钧;刘艳朝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石油大学;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7/00 分类号: G01N17/00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代理人: 黄秦芳
地址: 7100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强酸 静态 高温 高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酸化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强酸静态高温高压釜。

背景技术

酸化是一种使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井眼向地层注入一种或几种酸液或酸性混合液,利用酸与地层中部分矿物的化学反应,溶蚀储层中的连通孔隙或天然(水力)裂缝壁面岩石,增加孔隙、裂缝的流动能力,从而使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一种工艺措施。但是,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伴随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那就是由于在井筒或其它实施该技术的设备中流动的酸液引起的腐蚀问题。关于酸化压裂过程的腐蚀行为,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耐蚀合金的点蚀、缝隙腐蚀及应力腐蚀开裂(SCC)等。但所有研究均在实验室通过挂片模拟,用的高温高压釜均为耐蚀合金高压釜,长期使用均会被鲜酸腐蚀而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适用于耐强酸腐蚀模拟实验的耐强酸静态高温高压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强酸静态高温高压釜,包含有釜体和釜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釜体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套管,作为釜体的内衬;釜体外壁设置C276隔套;

釜体的内衬与釜盖的内衬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C276隔套外设置有连接着潜水泵的循环水冷套;

所述的釜体设置有连接气瓶的进气口,以及连接有泄压阀的出气口。

所述的釜体上设置有感应C276隔套和聚四氟乙烯套管温度的热电偶,以及感应聚四氟乙烯套管压强的压力传感器,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均接入电控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改变釜结构设计和其材料,以使其更适用于耐强酸腐蚀模拟实验,具有较强的控制灵活性,使用寿命长,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代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台,2-进气口,3-压力传感器,4-气瓶,5-热电偶,6-出气口,7-泄压阀,8-潜水泵,9-釜体,10-C276隔套,11- O型密封圈,12-聚四氟乙烯套管,13-釜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耐强酸静态高温高压釜,包含有釜体9和釜盖13,釜体9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套管12,作为釜体9的内衬。釜体9外壁设置C276隔套10。釜体9的内衬与釜盖13的内衬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11,O型密封圈11为端面(为主)与侧面(为辅)为双重氟橡胶的密封圈。C276隔套10与聚四氟乙烯套管12之间为了防腐蚀泄露,用了四个氟橡胶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为了使C276材料件能耐强酸,密封C276隔套10外设置有连接着潜水泵8的循环水冷套,使用中必须保持五通部件水冷却温度在30℃以下(理论数据:C276年腐蚀速率在0.13mm,属基本可耐)。釜体9设置有连接气瓶4的进气口2,以及连接有泄压阀7的出气口6。

釜体9上设置有感应C276隔套10和聚四氟乙烯套管12温度的热电偶5,以及感应聚四氟乙烯套管12压强的压力传感器3,热电偶5和压力传感器3均接入电控台1。

安全防护措施方面,设计S304安装支架,四周活动门;釜盖以上五通部件,安装了S304板防护罩,有透明有机玻璃观察窗。

鲜酸试验

(1)溶液配制

取400mL的蒸馏水,依次加入230.2 mL的盐酸、33.5mL的氢氟酸、28.7mL的3%冰乙酸、34g TG201 A剂、17g TG201 B剂,最终加蒸馏水至1000.0g(每次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下一种试剂)。

(2)试验步骤

将溶液放入耐强酸内衬聚四氟乙烯高温高压釜,将某种13Cr材料两个平行试样装入试样架后密封。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不进行除氧过程,直接升温至120℃,通入N2升压至10MPa进行腐蚀试验,试验时间为6h。

鲜酸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蒸馏水清洗去除表面的鲜酸附着物,吹干后进行宏观形貌分析,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纯度≥99.5)及去污粉,软毛刷去除缓蚀剂吸附膜。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