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差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229.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忠;徐鹤龄;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2 | 分类号: | G01L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3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差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差表,尤其涉及一种能信号输出,与远程控制系统相联的差压表。
背景技术
差压表是压力表中一类特殊的仪表品种,被广泛地应用在工矿、能源、等各种领域,适用于对两种压力相同或者不同介质进行测量,并将该两种介质的差压值进行显示。
差压表一般可分为电子式与机械式,而机械式大致又可分为单膜片与双膜片式,利用膜片对压力敏感的特性,将差压压力的变化转化为直线线性位移以进行测量的仪表部件,进而测量到检测介质压力的损失。
传统的机械式微压差表利用结构相对简单、摩擦较小的磁体螺旋运动,以橡胶膜片作为受压感知元件而进行测量工作的压力表,当压差(正压、负压)作用于膜片时,膜片受压变形,膜片向中心发生位移。通过连接件带动装有磁钢的片簧移动,受磁性感应使装有指针的螺旋轴转动,在刻度盘上指示压力数值,但膜片的中心轴与片簧的连接方式会导致膜片运动无法准确反应在片簧,影响测量精度。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101498611A,名称为“一种微差压表”,虽然其采用了双弹簧平衡原理,想消除单弹簧产生的零点漂移,线性差的缺点,来保证差压表的螺旋轴与测量膜片轴线上的平行,但采用双弹簧的做法并不能够完全地保证螺旋轴与测量膜片轴线的平行,仅仅只是相对改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像大多数传统机械式差压表一样,测量膜片和螺旋轴并不能够直接连接传动,往往都需要测量膜片通过片簧、磁钢等间接带动螺旋轴运动,不但结构复杂化了,同时也影响到了精度。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差压表的场合十分多,管道铺设的长度也十分长,通过人工巡逻的方式,根本不能有效的全部涵盖到,即使是差压表测量到数值异常,往往也不能够及时得到发现,安全隐患十分大,非常容易产生事故,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测量普通差压值及过载差压值,且测量精确度高,同时能够信号输出,与远程控制系统相联的远程差压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程差压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具有空腔,上壳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具有膜片,膜片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壳体内安装有导套,导套的外侧具有导座,导套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轴,膜片穿装在导套上,导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针,上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刻度面板;导向轴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具有钢珠,且钢珠与导套内侧固定;所述膜片分别通过膜片上夹板和膜片下夹板与导套相连,导套外壁与弹簧的一端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壳体相抵,所述导套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磁块,下壳体上具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上连接有导线。
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在刻度面板上还安装有罩壳;罩壳的内侧通过调节螺钉固定有红指针,红指针的顶端具有止块,调节螺钉上还具有调节螺母。
所述壳体与罩壳之间具有O型密封圈。
所述导座与导向轴之间通过钢球转动配合,钢球外侧安装有轴承盖。
导座与导向轴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导座与上壳体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轴穿装在导套内,且与导套转动连接,膜片穿装在导套上,这样的结构就直接保证了膜片与导向轴位于同一水平轴向上,根本不会存在零点漂移,线性差等情况,在大大简化了内部结构的同时,也使得膜片收到的压力能够直接受力在导向轴,而不需要间接利用类似于片簧和磁钢等零件带动导向轴转动,从而保证了精度。
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具有膜片,膜片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壳体内安装有导套,导套的外侧具有导座,导套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轴,膜片穿装在导套上,导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针,上壳体的外侧安装有刻度面板;导向轴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具有钢珠,且钢珠与导套内侧固定,这样的结构能够带来诸多好处,由于膜片直接穿装在导套上,当外部气压对膜片受压时,能够直接带动导套发生位移,而导向轴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具有钢珠,且钢珠与导套内侧固定,当导套发生位移时,由于螺旋槽与钢珠的作用,导向轴便可旋转运动,并带动其一端固定连接的指针,从而显示差压值,各个零部件传动连接紧凑、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