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清管阀配合清管分配器的多种介质储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0284.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7D7/06 | 分类号: | B67D7/06;B67D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清管阀 配合 分配器 多种 介质 储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清管阀配合清管分配器的多种介质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仓储库区为实现多品种介质的储运,往往需要用到收(发)球筒,并利用氮气或空气通球扫线以清空管道,实现管道内输送介质品种的更换。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当收球筒前的通球阀由于流程要求离管道内被扫线介质分流的主阀较远时,由于操作工艺是先开启收球筒前的阀门,再关闭主阀,这样容易造成氮气通过主阀进入相应的储罐,并从罐顶通气孔带走少量物料,从而增加储罐排放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及储存物料的损失。若是内浮顶储罐,则罐内浮盘容易受冲击损坏。
另外,当一条管道作为多品种介质的共管输送管道而和多个不同品种的储罐相连接时,若仅采用收(发)球筒扫线工艺往往无法彻底清扫干净管道,从而影响各储罐内储存品种的纯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清管阀配合清管分配器的多种介质储运装置,不仅有助于提高库区多品种介质储运对介质纯度的质量要求、节省输送管道的材料使用量、降低吹扫气体对储罐内浮盘的冲击损坏影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提高库区运营的安全性、减少库区储罐排放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及储存介质的挥发损耗等都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清管阀配合清管分配器的多种介质储运装置,包括共管输送管道,所述共管输送管道通过清管分配器与多根分管输送管道择一连通,所述共管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发射端清管阀,所述共管输送管道在发射端清管阀之前连接有码头氮气管道,所述码头氮气管道上设置有码头氮气阀,所述发射端清管阀配备有清管器,所述分管输送管道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接收端清管阀和电动阀,所述分管输送管道连接至相应的储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共管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将介质从码头输送至库区的卸船泵。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收端清管阀和电动阀之间的分管输送管道连接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连接有库区氮气管道,所述库区氮气管道上设置有库区氮气阀。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罐的进口设置有闸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使输送多品种介质的管道清扫干净,从而保证各储存介质的质量纯度,不窜料;(2)能够有效地阻止顶球扫线用的气体(氮气或空气)进入储罐而损坏内浮盘,同时减少扫线气体携带物料溢出储罐污染环境或影响生产安全;(3)简化系统、减少占地面积、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维护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管输送管道,2-清管分配器,3-分管输送管道,4-发射端清管阀,5-码头氮气管道,6-码头氮气阀,7-清管器,8-接收端清管阀,9-电动阀,10-储罐,11-卸船泵,12-闸阀,13-旁通管道,14-库区氮气管道,15-库区氮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清管阀配合清管分配器的多种介质储运装置,包括共管输送管道1,所述共管输送管道1通过清管分配器2与多根分管输送管道3择一连通,所述共管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发射端清管阀4,所述共管输送管道1在发射端清管阀4之前连接有码头氮气管道5,所述码头氮气管道5上设置有码头氮气阀6,所述发射端清管阀4配备有清管器7,所述分管输送管道3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接收端清管阀8和电动阀9,所述分管输送管道3连接至相应的储罐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管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将介质从码头输送至库区的卸船泵11,所述储罐10的进口设置有闸阀12。为了实现反向清管操作,所述接收端清管阀8和电动阀9之间的分管输送管道3连接有旁通管道13,所述旁通管道13连接有库区氮气管道14,所述库区氮气管道14上设置有库区氮气阀15,所述码头氮气管道5和库区氮气管道14均连接至氮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未经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0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简化的监管的蓄电池的电池组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山楂果酱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