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及泄压型低压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2473.8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平;黄宇江;高双松;江福勇;杨如由;谢静;吴宝平;傅辉;壮平;张金梅;欧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周海斌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柜用泄压柜 顶板 泄压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以及采用该柜顶板的泄压型低压柜,属于低压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当低压柜内部的带电导体出现严重短路故障时,低压柜内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气流,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泄压通道,该冲击气流将无法释放,直接将低压柜的门板等部件冲击损坏,严重时甚至会炸飞门板,危及人身安全。目前国内大多数低压柜均未配备专门的泄压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带有泄压功能的低压柜则要么因结构复杂而不易实现和维护,要么过于简单而无法保证泄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及采用该柜顶板的泄压型低压柜,能在低压柜内产生巨大冲击气流时,顺利释放冲击气流,确保有效实现安全泄压。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包括矩形板体,其特征是,所述板体设有至少一排靠近板体第一侧边且远离板体第二侧边的长孔,所述长孔分别与第一、第二侧边平行;所述板体第一侧边与长孔之间的部分经螺纹紧固件与外部低压柜顶部固连,所述板体第二侧边与长孔之间的部分经堵头与外部低压柜顶部固连。
一种泄压型低压柜,包括顶部固连有柜顶板的柜体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柜顶板为前述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
这样,当低压柜内产生巨大冲击气流时,板体会承受巨大冲击力,使堵头被冲掉,并使板体以排长孔所处位置为折弯线向上翘起,从而顺利释放冲击气流,避免低压柜部件受损,并避免柜门被炸飞,同时板体由于部分经螺纹紧固件固定在低压柜上而不会飞出,能确保人身安全,有效实现安全泄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长孔为通孔;所述长孔垂直于板体具有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最靠近第三侧边的长孔与第三侧边之间、最靠近第四侧边的长孔与第四侧边之间分别留有空隙。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板体受冲击后不会被折断。
优选地,同一排所述长孔相互之间的最短间距为2.5-3.5mm。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板体受冲击后不会被折断。
优选地,所述螺纹紧固件位于板体靠近第一侧边的位置;所述堵头位于长孔远离第一侧边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板体靠近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的位置。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板体受冲击时能顺利冲开堵头,并确保板体仍固定在低压柜上、不会飞出。
优选地,所述堵头为塑料堵头。这样可进一步避免被冲掉的堵头砸伤人员。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能在低压柜内产生巨大冲击气流时,顺利释放冲击气流,确保有效实现安全泄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放大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基本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矩形板体1,板体1设有至少一排靠近板体1第一侧边1-1且远离板体1第二侧边1-2的长孔2(本实施例为一排),长孔2分别与第一、第二侧边1-2平行;板体1第一侧边1-1与长孔2之间的部分经螺纹紧固件3与外部低压柜4顶部固连,板体1第二侧边1-2与长孔2之间的部分经堵头5与外部低压柜4顶部固连。
长孔2为通孔;长孔2垂直于板体1具有的第三侧边1-3和第四侧边1-4;最靠近第三侧边1-3的长孔2与第三侧边1-3之间、最靠近第四侧边1-4的长孔2与第四侧边1-4之间分别留有空隙。
同一排长孔2相互之间的最短间距为2.5-3.5mm(例如3mm)。
螺纹紧固件3位于板体1靠近第一侧边1-1的位置;堵头5位于长孔2远离第一侧边1-1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板体1靠近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的位置。
堵头5为塑料堵头。
本实施例的泄压型低压柜4如图3所示,包括顶部固连有柜顶板11的柜体框架,柜顶板11为前述低压柜用泄压柜顶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2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线热能计量和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