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环保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3241.4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华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环保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环保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消声器的作用在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时发出的噪音,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排放时不但存在噪音,而且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其中固体颗粒对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对PM2.5指标影响很大。现有的汽车消声器通常都只有消声功能,不能过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公开号为CN101598056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该消声器虽然同时具有消声和过滤废气的作用,但是该消声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不能通过改装现有的消声器来获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环保消声器,该消声过滤器不但同时具有消声和过滤废气中固体颗粒的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通过对现有的消声器改装获得。
一种汽车环保消声器,包括外壳、进气管、过气管以及排气管,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分割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过气管设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过气孔;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三腔体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过滤液;所述进气管由多根铜管组合而成,这些铜管从外壳外穿越第一腔体和第一隔板进入第二腔体内;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铜管中,其出气口部分位于第二腔体的底部,而与该出气口连接的部分则向上延伸至第二腔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设有挡液板,该挡液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固定连接,该挡液板的左右两侧边与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具有过气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腔体上连接有进液管和排液阀,其中,进液管设置在第二腔体的顶部,排液阀设置在第二腔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竖直设置,该进液管的下端伸入到第二腔体内,该进液管的下端设有单向进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铜管沿着第一腔体和第一隔板的中部进入第二腔体内,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铜管先向上延伸至第二腔体的顶部,然后向下弯折并延伸至第二腔体的底部。进一步地,位于第二腔体内的多根铜管沿着第二腔体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腔体内的过滤液的液面高度为第二腔体高度的2/5~1/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气孔设置于第一隔板的顶部;所述过气管设置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下部的右侧,该过气管穿越第二腔体,且其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管从外壳中与第三腔体对应的端板中伸入第三腔体并穿过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连接,该排气管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下部的左侧;所述排气管中位于第三腔体内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中与第一腔体对应的端板上设有总进气管,该总进气管内设有支撑板;所述多根铜管的端部伸入到该总进气管内,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总进气管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气管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可开合的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环保消声器中,其主体部分与现有的汽车消声器相同,包括外壳、进气管、过气管以及排气管几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将现有的一根大进气管分成多根铜管,并在第二腔体内设置过滤液,这样汽车废气通过多根铜管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废气中的固体颗粒被过滤液过滤,过滤后的废气依次经过过气孔、第一腔体、过气管、排气管排出,使得该汽车环保消声器在具有普通消声器的消声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过滤固体颗粒的功能,经过该汽车环保消声器处理后的汽车废气不但噪音小,而且对空气的污染也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不改变现有的消声器的主要结构的基础上,只改变了进气管的结构以及在第二腔体内设置过滤液便可实现过滤固体颗粒的功能,消声器的外部结构没有改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通过对现有的消声器进行改装来获得,易于推广应用。
2、由于将现有消声器中的大进气管改成多根铜管,因此降低排气噪音,提高消声效果。
3、由于位于第二腔体内的铜管的出气口部分位于第二腔体的底部,而与该出气口连接的部分则向上延伸至第二腔体的顶部,因此汽车在上坡、下坡或者颠簸过程中外壳的倾斜不易导致过滤液通过铜管倒流至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华,未经王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3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亚健康保健饮料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