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561.1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兴;吴晓斌;吴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南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生态 航道 护岸 挡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属于护坡工程领域,适用于绿化要求高、兼顾水陆两栖生态的临水护坡工程。
背景技术
河航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通常河道的护岸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现浇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等,但这些传统的浆砌石挡墙与混凝土挡墙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因其透水性较差,阻断了河流与两岸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使得许多水生植物缺失生存环境,从而降低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绿色生态护岸挡墙要求既满足河道护坡功能,又有利于恢复河道护坡系统生态平衡,主要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深根的锚固作用、浅根的加筋作用以及植物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达到护岸、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环境的效果,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护岸、固岸工程。国外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亲水”观念。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生态护岸技术类型主要有植被草、水力喷播植草、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但往往在应用上形式单一,不能因地制宜,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水土流失、季节性限制大、整体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大多数生态护岸挡墙造价及后期维护成本高,在处理上不能兼顾水陆两方面生态。
鉴于此,为了解决已有生态护岸挡墙稳定性不足,生态处理不全面等缺点,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可同时满足稳定性强、兼顾水陆生态、施工简便有效、经济效益好等多重目的的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施工简便、兼顾水陆两栖生态且经济效益良好的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挡墙在常水位以上临水侧及顶面浇筑生态混凝土层,并栽植植被,挡墙临水侧常水位以下随机预留孔洞;在挡墙后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片石混凝土层、种植回填土层,并在片石混凝土层顶面及挡墙内侧壁设置隔根膜;片石混凝土层的底面以下土层内设置L型排水管,L型排水管穿过挡墙,端部连接净化集水箱。净化集水箱设置固定于挡墙临水侧预留槽口上,高于常水位500~1000mm,可多根排水管共用净化集水箱,地下水经排水管汇集至净化集水箱净化后排至河道内。
所述L型排水管沿河航道方向等间距布设,竖向排水段通体间隔开孔,并外包反滤土工布,横向排水段管身为封闭管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外包反滤土工布的L型带孔排水管有利于挡墙后水的及时排出,减少挡墙的侧土压力,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
(2)排水管端口处设置净化集水箱,可以确保排入河航道的水无污染。
(3)挡墙临水侧浇筑生态混凝土,并种植湿生植物,既可以利用植物根茎起到加筋作用,又有绿色环保效果。
(4)挡墙临水侧常水位以下随机预留孔洞,供鱼、虾等水生动植物栖息和生长。
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护岸挡墙结构可提高挡墙稳定性,减少墙后水土流失,并且兼顾水陆生态。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横断面图;
图中:1-挡墙,2-L型排水管,3-普通回填土层,4-隔根膜,5-片石混凝土层,6-种植回填土,7-生态混凝土,8-预留孔洞,9-排水沟,10-净化集水箱,11-湿生植物,12-攀援植物,13-灌木绿化带。
具体实施方式
基坑开挖及回填工艺要求,砂浆拌制施工技术要求及钢筋混凝土挡墙浇筑工艺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所示,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包括生态挡墙和排水系统。挡墙1后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片石混凝土层5、种植回填土6,并在片石混凝土层5顶部及挡墙1内侧壁设置隔根膜4,在种植回填土6中种植长根植物13,挡墙1临水侧面及顶面浇筑生态混凝土7,临水侧面播植挺水植物或湿生植物11,墙顶播植攀援植物12,挡墙临水侧常水位以下均匀设置圆形或多边形预留孔洞8,形成生态挡墙;在挡墙1后土体内设置L型排水管2,L型排水管2连至净化集水箱10,形成排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燃料泵的改进
- 下一篇:模块化照明组件适配器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