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436.2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流道三 板式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手机产品用户数量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用户已达7亿之多,依此中国用户持手机量应在10~12亿间,按照每年30%的更新,中国市场年消费手机约在3.5亿部左右。手机产品结构件多数为塑胶制品,其制造方式通常采用注塑生产,则注塑模具是实现手机塑胶结构件的基本工具。
平常的手机底壳,产品使用PC材料,PC材料的优点是强度优、韧性好、耐侯性范围宽,但在注塑生产时,因该材料的流动性差而需在注塑模具上设置较多的进胶点,产品需在注塑模具上设置5个点浇口才能保障模具在注塑时达到产品尺寸、外观、变形度等要求。但是采用该种结构设计时,由于射口为圆柱体形状且凹陷较小,在模具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注塑流道的长度相对较长,而受热融化的原材料经过较长的注塑流道不仅会使注塑的难度增加,而且会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如图4、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经测算,该产品的重量为10g,而流道部分的塑胶重量为12g,而流道塑胶材料仅为实现注塑产品之用,则实为产品产生了12g塑胶废料,按照PC材料每公斤¥40元计,每个产品增加0.48元。既不具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同时产生的塑胶废料造成资源浪费及废料处理对环境的破坏。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目的是为了解决较长的注塑流道使注塑的难度增加,改善注塑效率,节约原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包括:
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外沿依次套设有浇口套、浇口套衬套,流道板螺接一流道板延伸镶件,且所述流道的入口与炮嘴紧密接触,所述流道的水平分支流道位于定模型芯上表面,且与所述流道板延伸镶件下表面接触,所述浇口套衬套固接一衬套固定板,所述流道板延伸镶件固接所述浇口套,所述衬套固定板固定在定模固定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设有水口勾针与所述流道板滑动配合,所述水口勾针穿过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延伸镶件将所述衬套固定板与所述水平分支流道末端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在定模板固定板与炮嘴外径边缘开有槽,所述槽内设有定位圈,且与所述定模固定板螺接,所述定位圈与所述炮嘴间设有止逆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所述浇口套穿设在所述浇口套衬套底部,所述浇口套与所述浇口套衬套螺接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炮嘴接触位置低于所述流道板镶件顶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所述浇口套底端为所述水平分支流道,所述浇口套衬套底面高于所述水平分支流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所述炮嘴内通道自上而下收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所述浇口套衬套设于所述流道板中,所述流道的顶端低于所述流道板的顶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模具,设有螺丝孔从所述流道板旋入所述流道板延伸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衬套固定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定模固定板上,浇口套衬套固定于衬套固定板,浇口套使用螺丝固定在浇口套衬套上,使得浇口套尽可能得往下沉接近产品。使流道不再经定模板直接经由定模型芯到达产品表面,从而使流道长度得以减短,实现流道废料节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流道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专利其核心思想为流道废料节减及该系统组件设计方案。使流道不再经定模板直接经由定模型芯到达产品表面,从而使流道长度得以减短,实现注塑时达到产品尺寸、外观、变形度等要求的改良。下文将结合图示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