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生儿约束的患儿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766.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湘晖;许丽璇;庄德义;吴谨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41D1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生儿 约束 患儿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约束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约束的患儿服。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新生儿,特别是足月患儿,为避免其躁动拔管,常使用约束带绑住手腕进行制动,不仅增加其不舒适感,而且一挣扎使约束带勒得更紧,易造成医源性刺激和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患儿上肢能左右活动但不能上下活动的用于新生儿约束的患儿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新生儿约束的患儿服,包括背垫,背垫上部两翼分别向外延伸出手臂包裹部,背垫下部上开有两个穿脚洞,两翼的手臂包裹部分别开有穿臂洞;手臂包裹部往内折叠后,新生儿手臂从里向外穿过穿臂洞,手臂包裹部再往外折叠,形成袖状结构包裹手臂,并通过固定装置将手臂包裹部的边缘固定。
作为优选,手臂包裹部与背垫的折叠处设置有易折线。
作为优选,手臂包裹部往内折叠后,手臂包裹部的顶角还往外折。
作为优选,手臂包裹部的顶角位置设置有斜向的易折线,与顶角构成三角形。
作为优选,手臂包裹部的顶角往外折后,手臂包裹部再往外折叠,形成袖状结构。
作为优选,手臂包裹部往外折叠处设置有易折线。
作为优选,固定装置为按压扣、魔术贴或系绳。
作为优选,背垫的上部位置与中部位置连接有固定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背垫与手臂包裹部相应的部位分别设置穿脚洞、穿臂洞,使患儿四肢能穿过。
2、本实用新型的手臂包裹部的折叠设置,形成袖状结构,包裹住患儿上肢,避免了对患儿手腕的捆绑约束,同时背垫置于患儿身下,使患儿上肢能左右活动,但不能上下活动。使患儿有一定的活动度又能达到避免拔管的作用,大大减轻了对患儿的医源性损伤。
3、固定绳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绕系在床板上,形成稳定固定的状态,不易滑动,更能进一步限制患儿的手部动作。
4、本实用新型取材、制作容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可以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五;
图中:1是背垫,2是手臂包裹部,3是易折线,4是穿脚洞,5是穿臂洞,6是固定装置,7是顶角,8是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新生儿约束的患儿服,包括背垫1,背垫1上部两翼分别向外延伸出手臂包裹部2,背垫1下部上开有两个穿脚洞4,两翼的手臂包裹部2分别开有穿臂洞5。较为通用的尺寸,背垫1长约88cm,宽约25cm。在距离背垫1(手臂包裹部2向内折叠后)上下边缘各5cm,左右边缘各30cm处分别开设穿臂洞5、穿脚洞4,穿臂洞5、穿脚洞4的直径分别为为5cm、7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2所示,将新生儿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垫1上。
步骤二、如图3所示,手臂包裹部2往内折叠后,新生儿手臂从里向外穿过穿臂洞5,即手壁穿出后,位于手臂包裹部2上面。
步骤三、如图4所示,手臂包裹部2往内折叠后,手臂包裹部2的顶角7还往外折。
步骤四、如图5所示,手臂包裹部2再往外折叠,形成袖状结构包裹手臂,并通过固定装置6将手臂包裹部2的边缘固定。
步骤五、如图6所示,将新生儿的下肢从上往下地从穿脚洞4穿过,即下肢位于背垫1的下面,借助患儿臀部的压力和会阴的固定使背垫1不会上滑,始终平整的处于患儿身下。
步骤四完成后,需要将袖状结构形成固定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手臂包裹部2的内外边缘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6,所述的固定装置6可以为按压扣、魔术贴或系绳,也可以是其他实现锁紧固定的装置。
为了使折叠操作更顺畅与准确,如图1所示,手臂包裹部2与背垫1的折叠处设置有易折线3。手臂包裹部2的顶角7位置设置有斜向的易折线3,与顶角7构成三角形。手臂包裹部2往外折叠处设置有易折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 下一篇:发光封装和用于制造发光封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