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极柱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6872.1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215 | 分类号: | H03H9/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结晶,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极柱晶。
背景技术
柱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七种结晶之一,当聚合物熔体在应力作用下冷却结晶时候可以形成柱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柱晶主要包括外壳、基座和引线,其中基座的与外壳通常使用螺纹连接,不易拆装;且外壳与引线的比例也没有明确,如若电流太高外壳便会被击穿,对使用者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另外柱晶中的电极一般都分为内外电极,外电极通常都是裸露在壳体外,较容易使使用者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柱晶,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极柱晶,包括基座、外壳和引线,所述基座与外壳相连,引线贯穿基座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为有开口的U型槽,所述基座置于U形槽开口的端部,所述基座中的部分没入外壳,所述基座分为密封部和基座底盘,所述外壳内设有音叉片,音叉片内设有电极,所述电极分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两个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电极与音叉片的上端连接,第二电极的一端部与音叉片的上端连接,另一端部与音叉片的下端连接,且第二电极为一体成型,所述引线贯穿基 座与第二电极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电极柱晶中,所述的基座是通过二氧化硅制成。
上述的一种双电极柱晶中,所述的音叉片由二氧化硅制成。
上述的一种双电极柱晶中,所述的引线为两根。
上述的一种双电极柱晶中,所述引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电极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得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电极为一体成型的,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基座和音叉片都是通过二氧化硅制成,该材料化学性质稳定,通过设置该双电极柱晶的电极是放在外壳内的,对使用者在使用时也是一种保护,不易造成事故,通过引线和电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引线为两根,可加强引线与电极之间的连接,使电流过大时引线和电极不会被切断,不会因此导致柱晶不能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柱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电极柱晶,包括基座4、外壳1和引线3,所述基座4与外壳1相连,引线3贯穿基座4置于外壳1内,所述外壳1为有开口的U型槽,所述基座4置于U形槽开口的端部,所述基座4并无完全没 入外壳1,所述基座分为密封部和基座底盘,所述外壳1内设有音叉片6,音叉片6内设有电极,所述电极分为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5,两个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电极2与音叉片6的上端连接,第二电极5的一端部与音叉片6的上端连接,另一端部与音叉片6的下端连接,且第二电极5为一体成型,所述引线3贯穿基座4与第二电极5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基座4和音叉片6是通过二氧化硅制成,因为该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另外所述的引线3为两根,所述引线3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电极5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电极5为一体成型的,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该双电极柱晶的电极是放在外壳内的,对使用者在使用时也是一种保护,不易造成事故,通过引线3和电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引线3为两根,可加强引线3与电极之间的连接,使电流过大时引线和电极不会被切断,不会因此导致柱晶不能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回转窑视镜吹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