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355.8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文洪进;朱继生;杜伟;陈继衡;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36 | 分类号: | B23G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72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珠 螺母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磨削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滚珠丝杠螺母时,磨杆和磨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螺母一方面旋转,一方面水平移动,磨头运动的轨迹为螺旋线,磨杆相对螺母的中心线要旋转一定角度,其角度值为螺旋线的螺旋升角,当导程变大,螺旋升角变大,磨杆倾斜角变大,而螺母内孔的边缘就会与磨杆发生干涉,螺母不能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大导程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包括磨头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弯折连接件,所述磨头设置在所述弯折连接件上,所述传动杆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端连接有一软轴,所述软轴穿过所述弯折连接件与所述磨头组成传动机构。
所述弯折连接件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圆柱形支撑臂,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传动杆之间的接触面与所述传动杆的横截面呈夹角α。
所述磨头包括砂轮座和设置在所述砂轮座上的砂轮,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砂轮座的轴承,所述软轴穿过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砂轮座固定连接。
所述砂轮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润滑油道。
所述传动轴后端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加工大导程的滚珠丝杠螺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杆与螺母发生干涉的问题;传动杆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一软轴连接,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及软轴旋转,软轴带动砂轮旋转进行磨削螺母滚道,传动杆和磨头之间通过一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使磨头与传动杆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传动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螺母的回转中心线,当螺母水平运动时,避免传动杆和螺母发生干涉,调整传动杆与传动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使砂轮的旋转中心位于磨杆的中心轴线上,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锁紧螺帽;2、锁紧螺母;3、砂轮;4、砂轮座;5、支撑臂;6、固定座;7、软轴;8、连接器;9、轴承;10、传动轴;11、间隔套;12、传动杆;13、润滑油道;14、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滚珠丝杠螺母的磨削装置,包括磨头和传动杆12,传动杆12的前端设置有弯折连接件,磨头设置在弯折连接件上,传动杆12内设置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前端连接有一软轴7,软轴7穿过弯折连接件与磨头组成传动机构;弯折连接件包括固定座6和设置在固定座6上的圆柱形支撑臂5,固定座6的两个端面平行,固定座6和传动杆12之间的接触面与传动杆12的横截面呈夹角α,其中夹角α可以根据螺旋滚道的螺旋升角调整;磨头包括砂轮座4和设置在砂轮座4上的砂轮3,支撑臂5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支撑砂轮座4的轴承9,软轴7穿过支撑臂5与砂轮座4固定连接;砂轮3的旋转中心位于传动杆12的中心轴线上;传动杆12上设置有润滑油道13;传动轴10后端通过一联轴器14与驱动装置连接。
其中,传动轴10与传动杆12之间设置有间隔套11;用于连接传动轴10和软轴7的连接器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软轴7的前端设置有锁紧螺母2,锁紧螺母2与砂轮座4连接。
工作时,将传动杆12固定在磨床上,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10和软轴7转动,软轴7与砂轮座4固定连接并带动砂轮座4旋转,砂轮3通过锁紧螺帽1固定在砂轮座4上,砂轮3随着砂轮座4旋转,当螺母水平移动并旋转时,调整传动杆12的位置,砂轮3磨削螺母滚道。如图1所示传动杆12的位置,可进行右旋螺母滚道的加工,当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旋转180°安装,可进行左旋螺母滚道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3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金针菇菌包袋的封口装置
- 下一篇:脱硝催化剂模块抗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