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机用管路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503.6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富德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市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管路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麻醉剂用管路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时,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不适感,往往需要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联合麻醉机维持麻醉状态,而麻醉机螺纹管比较长,橡胶管沉重,很容易在全麻过程中将气管插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打折 ,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管路不打折,输送平稳的麻醉机用管路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麻醉机用管路支撑装置,设有机体,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上托架、下托框架、驱动马达、上驱动辊、下驱动辊和脚踏开关,支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一侧,另一端与下托框架固定连接,下托框架中间直线阵列有两个以上的下驱动辊,下托框架外侧固定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输出轴与下驱动辊固定连接,驱动马达经导线与脚踏开关相连接,下托框架上方设有上驱动辊,上驱动辊两端经上托架与下托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表面沿轴向圆周阵列V形凹槽,V形凹槽的间距与螺纹管的螺纹间距相同,以利于螺纹管穿过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之间,并经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表面的V形凹槽相啮合,再经驱动马达的驱动,使下驱动辊带动螺纹管前移至手术部位后,螺纹管在上驱动辊和下驱动辊的夹持下,以及驱动马达的锁止下定位,避免因全麻过程中将气管插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或打折。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管路不打折,输送平稳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体1、支架2、上托架3、下托框架4、驱动马达5、上驱动辊6、下驱动辊7、脚踏开关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麻醉机用管路支撑装置,设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2、上托架3、下托框架4、驱动马达5、上驱动辊6、下驱动辊7和脚踏开关8,支架2一端固定在机体1一侧,另一端与下托框架4固定连接,下托框架4中间直线阵列有两个以上的下驱动辊7,下托框架4外侧固定有驱动马达5,驱动马达5输出轴与下驱动辊7固定连接,驱动马达5经导线与脚踏开关8相连接,下托框架4上方设有上驱动辊6,上驱动辊6两端经上托架3与下托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上驱动辊6和下驱动辊7表面沿轴向圆周阵列V形凹槽,V形凹槽的间距与螺纹管的螺纹间距相同,以利于螺纹管穿过上驱动辊6和下驱动辊7之间,并经上驱动辊6和下驱动辊7表面的V形凹槽相啮合,再经驱动马达5的驱动,使下驱动辊7带动螺纹管前移至手术部位后,螺纹管在上驱动辊6和下驱动辊7的夹持下,以及驱动马达8的锁止下定位,避免因全麻过程中将气管插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或打折。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管路不打折,输送平稳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富德,未经孙富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