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科诊断检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1762.4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冬梅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G01G1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科 诊断 检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科诊断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中,为了方便医生进行准确的判断,病人治疗进行需要带着初步的体检信息进行问诊,而一般主治医生办公室内一般只配备听诊器、体温计、身高体重测量仪等简单的检查诊断设备,只能作一般性的检查,同时检查麻烦,会耽误医生治疗的效率,若需要稍微详细的基本体检信息,病人需要往返多个科室进行体检,十分不便,同时在大规模的体检中,尤其是针对学校、单位集体体检,人数众多,容易导致秩序混乱,同时也降低了体检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医科诊断检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科诊断检查设备,包括横截面为矩形框体结构的检测箱体,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底部的内侧表面设有脚部放置区,所述脚部放置区具有重量感应器,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综合检测面板,在所述综合检测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和手部放置区,在所述手部放置区上设有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在所述手部放置区上的大拇指位置设有指纹采集传感器,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滚轮装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的内侧面上设有距离感应器和红外线测温仪,在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电气控制盒。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上设有角铁块,所述角铁块的一端与检测箱体的外壁焊接固定,在另一端上设有紧固限位螺栓。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电气控制盒上设有用于传输数据的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迅速准确的检测人体的身高、体重、指纹、体温、脉搏、血压等基本的信息,便于医生进行病情的判断,尤其使用于大规模人数的体检中,能够提高体检效率和医院的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综合检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箱体,2.脚部放置区,3.综合检测面板,31.液晶显示屏,32.手部放置区,33.指纹采集传感器,4.有移动滚轮装置,5.角铁块,6.紧固限位螺栓,7.电气控制盒,8.距离感应器,9.红外线测温仪,1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医科诊断检查设备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横截面为矩形框体结构的检测箱体1,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底部的内侧表面设有脚部放置区2,所述脚部放置区2具有重量感应器,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综合检测面板3,在所述综合检测面板3上设有液晶显示屏31和手部放置区32,在所述手部放置区32上设有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在所述手部放置区32上的大拇指位置设有指纹采集传感器33,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底部设有移动滚轮装置4,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顶部的内侧面上设有距离感应器8和红外线测温仪9,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顶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电气控制盒7。
在所述检测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角铁块5,所述角铁块5的一端与检测箱体1的外壁焊接固定,在另一端上设有紧固限位螺栓6。
在所述电气控制盒7上设有用于传输数据的天线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迅速准确的检测人体的身高、体重、指纹、体温、脉搏、血压等基本的信息,便于医生进行病情的判断,尤其使用于大规模人数的体检中,能够提高体检效率和医院的治疗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冬梅,未经徐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