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2700.5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尤长青;程荣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特库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能积炭 湿式缸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上的缸套,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随处可见,汽车依靠发动机进行工作,由于在发动机气缸内表面由于受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并与高速运动的活塞接触而极易磨损。为提高气缸的耐磨性和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而又有不同的气缸结构形式和表面处理方法。气缸结构形式有三种:无气缸套式、干气缸套式、湿气缸套式。
湿式气缸套外壁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使水道与缸筒大面积连通,完全通过缸套隔离冷却水和汽缸工作室,壁厚5-8mm,利用上下定位环带实现径向定位,轴向定位靠气缸套上部凸缘与机体顶部相应的支承面配合实现。湿式气缸套的优点是在气缸体上没有封闭的水套,容易铸造,传热好,冷却效果也较好、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修理方便,不必将发动机从汽车上拆下就可更换气缸套。
由于受高温高压燃气作用,湿式气缸套容易在活塞表面和缸套本体内积炭,当活塞表面与缸套本体内壁积炭后,增加了活塞与缸套本体内壁间的摩擦,降低了活塞的做功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润滑剂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积炭随着废气的排出,也容易加重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结炭产生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缸套容易在缸套本体内壁与活塞表面积炭、增加润滑剂用量和降低发动机工作效率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的内侧壁上端设置多条环状的可积炭的凹槽;所述缸套本体的外侧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设置上腰带、中腰带和下腰带,所述中腰带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腰带与中腰带之间、中腰带与下腰带之间形成通过冷却水的过水槽;所述过水槽的底面沿圆周均匀设置多排多列的球状凸起,所述球状凸起的高度小于过水槽的深度,所述过水槽的表面和球状凸起的表面设置防锈耐高温的复合陶瓷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合陶瓷层的厚度为0.1~0.2㎜。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凹槽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缸套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通过冷却水的过水槽,过水槽的底面设有球状凸起,可以增大冷却水与缸套本体的接触表面积,增强散热能力,降温性能好,减少结炭产生,所述过水槽的表面和球状凸起的表面设置防锈耐高温的复合陶瓷层,使缸套具有耐优越的高温防腐蚀性能,稳定性好;缸套本体的内侧壁上端设有可积炭的凹槽,活塞在缸套本体内运行时产生的少量炭,会积累在凹槽内,从而减少活塞表面与缸套本体内壁的炭量,减少摩擦,进而减少润滑剂用量,加快活塞做功效率,增加发动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缸套本体;2-气缸体;3-密封圈;4-过水槽;5-球状凸起;6-凹槽;11-上腰带;12-中腰带;13-下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包括缸套本体1,缸套本体1套接在气缸体2内,所述缸套本体1的内侧壁上端设置多条环状的可积炭的凹槽6;所述缸套本体1的外侧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设置上腰带11、中腰带12和下腰带13,所述中腰带12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上腰带11与中腰带12之间、中腰带12与下腰带13之间形成通过冷却水的过水槽4;所述过水槽4的底面沿圆周均匀设置多排多列的球状凸起5,所述球状凸起5的高度小于过水槽4的深度,所述过水槽4的表面和球状凸起5的表面设置防锈耐高温的复合陶瓷层。
所述复合陶瓷层的厚度为0.1~0.2㎜。
所述凹槽6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特库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特库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2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型LNG放散阀门系统
- 下一篇:调节型温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