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2857.8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涛;孟凡琨;罗高团;高占川;鲍文虎;徐磊;翟琼;宋然然;钟张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涛;孟凡琨;罗高团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19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风炉施工中,部分建筑材料对施工的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冬季进行热风炉施工时,自然温度远低于建筑材料的温度要求,因此需要外部热源来为施工环境加热,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传统的供热设备一般是由线型的热水管外周边焊接散热片构成,但传统供热设备一旦固定就难以随施工需要灵活改变位置。同时,由于热风炉的空间限制,传统供热设备的热水管在位置上也很难布置。除了传统供热方式之外,也有使用在炉内安装碘钨灯、太阳灯以提高炉内的温度的方法。但上述方法也存在一些的问题:首先,炉内温度较难达到材料在冬季施工时的要求。其次,在炉内占用的面积较大,影响施工,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多。另外,该方式不能24小时连续作业,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供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供热装置,包括供热管和散热组件,供热管为弯折形状,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组和第二散热板组,第一散热板组固定于供热管的正面,第二散热板组固定于供热管的背面。
作为优选,第一散热板组和第二散热板组均包括数块散热板,且相邻的散热板等距离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组件可以将供热管内的热量发散到周围空间,保证施工时的温度要求。供热管被折弯后,其实际长度并不会缩短,因此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组件的数量不会减少,且在有限空间内散热板散热的效率会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在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或保温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热管;21、第一散热板组;22、第二散热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供热管和散热组件,供热管为弯折形状,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板组和第二散热板组,第一散热板组固定于供热管的正面,第二散热板组固定于供热管的背面。第一散热板组和第二散热板组均包括数块散热板,且相邻的散热板等距离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组件可以将供热管内的热量发散到周围空间,保证施工时的温度要求。供热管被折弯后,其实际长度并不会缩短,因此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组件的数量不会减少,且在有限空间内散热板散热的效率会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在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或保温的场合。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涛;孟凡琨;罗高团,未经黄新涛;孟凡琨;罗高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2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周光球形灯具
- 下一篇:一种无线路由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