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塞式瞌睡提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3203.7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贝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塞 瞌睡 提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瞌睡提醒器,尤其是一种耳塞式瞌睡提醒器。
背景技术
瞌睡提醒器是一种主要利用电子平衡原理的电子装备。它用来防止人们在正常生活、学习、开车中出现打瞌睡现象。一旦人们在做事过程中犯困,头部向前倾斜,佩戴在耳朵上的该装置就会发出提示报警声。其内部装有一个重力感应器,利用了电子平衡的原理。佩戴者在使用时一旦偏离水平位置,头部倾斜角度达到一定角度,警报器就会持续发出声音,直到佩戴者头部恢复水平位置,声音才会停止。
传统的瞌睡提醒器发声时,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听多后会对耳膜造成伤害,而且其没有耳塞,发声时向四周扩散,不适合在课堂、会议和礼堂等场合使用,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塞式瞌睡提醒器,它内置水银开关控制电路,且可自行录制声音,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塞式瞌睡提醒器,它由耳塞、水银开关、语音芯片和壳体构成,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S1、录音开关S3和麦克风MIC;其特征在于:耳塞的耳机线一部分裸露在壳体外,其余的伸进壳体内部,通过导线连接着壳体内语音芯片IC的输出端;语音芯片IC安置在壳体内,输入端连接着录音开关S3、麦克风MIC以及水银开关S2,控制录音和发声;水银开关S2在人体头部位于正常状态下处于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带耳塞,发出的声音不会向四周扩散,且可自行录制提示音,避免了传统刺耳的噪声,简单实用,适合大多数人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模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图。
图中,1-耳机线、2-耳塞、3-录音孔、4-电源开关、5-录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耳塞式瞌睡提醒器,它由耳塞、水银开关、语音芯片和壳体构成,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S1、录音开关S3和麦克风MIC;其特征在于:耳塞的耳机线一部分裸露在壳体外,其余的伸进壳体内部,通过导线连接着壳体内语音芯片IC的输出端;语音芯片IC安置在壳体内,输入端连接着录音开关S3、麦克风MIC以及水银开关S2,控制录音和发声;水银开关S2在人体头部位于正常状态下处于断开状态。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设置耳塞,可避免传统耳塞提醒器声音外放的的问题。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录音开关S3为复位开关,接通电源后,按下录音开关S3,在语音芯片IC的输入端会产生一个瞬时电流,语音芯片IC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通过三极管控制麦克风MIC处电路的连通,这时对着麦克风将声音录制并存储到语音芯片IC中;同理,松开录音开关S3后,又会产生一个瞬时电流,语音芯片IC会断开麦克风MIC处的电路,录音停止。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装置戴在耳朵上,滑动电源开关S1使电路连通,并将耳塞塞入耳孔处,人在打瞌睡的时候头部会向下倾斜,当头往下倾斜到一定程度时,水银开关S2处通电,产生一个瞬时电流,语音芯片IC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通过耳塞将事先录好的声音发出,提醒人不要打瞌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贝,未经张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3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压缩机亚稳态非晶碳涂层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