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3815.6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音;赵黎明;刘洪波;吴建胜;冯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冗余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技术在液压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主要采用的密封形式有端面密封和径向密封。液压领域中的径向密封可采用双道冗余密封设计,而端面密封由于结构限制只能采用一道组合垫圈或铜垫圈密封形式,使用中,容易因加工问题、组合垫圈的质量问题等造成密封可靠性差,导致漏油,影响起竖液压缸的功能,并且,由于安装位置限制,更换时费时费力,不能适用于要求可靠性高、更换容易的密封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性高、更换容易的冗余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包括待密封元件、端面密封件、径向密封件,所述待密封元件的排气接头处设置端面密封件和径向密封件,形成双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端面密封件为组合垫圈、铜垫圈或橡胶垫片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其中所述径向密封件为O形圈、格莱圈或斯特封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端面密封加径向密封的组合密封形式,形成双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中的双道密封结构,使物料的泄漏要首先经过径向(端面)密封件,再经过端面(径向)密封件,解决了端面密封只能采用一道密封结构,使用中容易因加工问题及垫圈的质量问题而造成密封可靠性差,导致泄露,且更换不容易的问题,使系统密封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便利性得到很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冗余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使用状态剖面图。
其中:
1、待密封元件 2、端面密封件 3、径向密封件
4、端盖 5、螺纹连接部 6、物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冗余密封装置,包括待密封元件1、端面密封件2、径向密封件3,待密封元件1通过端盖4上的螺纹连接部5与端盖4连接,嵌入端盖4内部,所述待密封元件1的排气接头处设置端面密封件2和径向密封件3,形成双道密封结构。其中,端面密封件2和径向密封件3各自的设置方式及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密封场合的不同,通过常规手段设置,端面密封件3可以选择组合垫圈、铜垫圈或橡胶垫片等任一种常用端面密封件,径向密封件3可以选择O形圈、格莱圈或斯特封等任一种常用的径向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冗余密封装置,适用于多种需端面密封的元件,如液压元件,端面密封件2和径向密封件3形成双道密封结构,物料腔6中的物料泄漏要首先经过端面密封件2,再经过径向密封件3(或者,根据不同密封场合,首先经过径向密封件3,再经过端面密封件2),可以有效防止物料经螺纹连接部5的螺纹间隙泄露,解决了端面密封不能采用冗余设计,只能采用一道密封结构,使用中容易因加工问题及组合垫圈、铜垫圈或橡胶垫片的质量问题而造成密封可靠性差、导致漏油,且更换不容易的问题,使系统密封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便利性得到很大提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3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