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解堵开关及分层解堵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4035.3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爽;李文军;王建;刘畅;张润奎;寇微;周广安;王肖磊;王宁辉;阚长宾;赵长亮;刘烨;邢盼盼;王燕;宫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E21B21/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开关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解堵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油田酸化解堵用的分层解堵开关。
背景技术
酸化解堵是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在油田应用极为普遍,成功的酸化作业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恢复地层渗透率,一定程度的改变地层物性,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对油水井进行酸化改造时,若采用全井笼统酸化,必然造成高渗透层段孔道加大,而中低渗透层段得不到改善,最终导致酸化效果极差,不仅浪费酸化药剂,增大成本,还会加剧层间矛盾,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中国专利ZL200620112834.2,提供一种缓冲滑套开关,主要是上接头通过密封圈与下接头密封连接,在上接头内有通孔,其内有滑套,滑套上坐有钢球,下部有弹簧支撑。
中国专利ZL2011205309117,提供一种分层改造滑套,由上接头,防转螺钉、滑动套、球座、下接头、剪钉组成,在上接头与下接头组成的圆柱形腔体内有一个圆筒形的滑动套,滑动套下端螺纹连接环形球座,投入钢球打压剪断剪钉后滑动套向下滑动,防转螺钉防止滑动套转动,滑动套移动至限位台阶,滑动套的6个圆形通孔与下接头的6个液体循环孔重合,实现内外连通。
但上述滑套在施工时由于所投钢球停留在滑套内部,阻止了油管内压力向下传递,下部封隔器无法坐封,无法保证解堵层段有效封隔,因此,亟待一种新型的能够实现分层解堵的装置,将压力传递到下级封隔器,实现多级分层解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层解堵开关及分层解堵管柱,保证解堵层段有效封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分层解堵开关,其中,该分层解堵开关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分瓣滑套、下接头;
所述上接头及下接头经由内螺纹分别连接至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及下端;
所述分瓣滑套能够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心管内,该分瓣滑套上部开设有在抱紧状态下外径上小下大的分瓣抱爪;所述中心管内对应所述分瓣滑套下移至张开状态时的位置处开设有抱爪容置腔,所述分瓣抱爪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的分层解堵开关,其中,所述分瓣抱爪于抱紧状态时,所述分瓣滑套内径大于钢球的直径,且分瓣滑套内侧顶部设有防止所述钢球返回的止挡勾部。
上述的分层解堵开关,其中,所述分瓣滑套于抱紧状态下与所述中心管之间经由座封销钉相互固定。
上述的分层解堵开关,其中,所述分瓣滑套下部外周设有与所述中心管内侧密封的密封圈。
上所述的分层解堵开关,其中,所述分瓣滑套上部割开有16条缝隙,形成15个分瓣抱爪。
一种分层解堵管柱,其中,所述分层解堵管柱设有多级串联的解堵管柱,每级所述解堵管柱包括封隔器、如上所述的分层解堵开关、钢球及球座;
所述分层解堵开关上接头连接油管,其下接头连接封隔器,封隔器下端设置有球座;
各级所述解堵管柱经由油管依次连接。
上述的分层解堵管柱,其中,各级所述解堵管柱的分瓣抱爪于张开状态时,其最小内径小于所述钢球直径,上级所述解堵管柱的球座的内径大于下级所述解堵管柱的钢球的外径。
上述的分层解堵管柱,其中,所述分层解堵管柱包括5级所述解堵管柱。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分层解堵开关和应用该分层解堵开关的分层解堵管柱,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泄压过程中,钢球停留在滑套内部,油管内压力无法向下传递情况,保证解堵层段有效封隔。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⑴分瓣滑套打开可靠,同时钢球可通过分瓣滑套落入下部球座处,实现下部封隔器憋压;
⑵可根据需求,改变滑套通径实现高达5级分层解堵;
⑶可用于高温井况解堵,使用温度可达200℃;
⑷可分层设计酸化药剂用量,提高解堵针对性,避免酸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层解堵开关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上接头 2:中心管 3:分瓣滑套
4:密封圈 5:泄压孔 6:座封销钉
7:下接头 8:分瓣抱爪 9: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4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螺旋喂料器
- 下一篇:板链提升机活动下链轮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