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型USB共振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5239.9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卢秋红;顾怡;张国伟;卢飞宏;杜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usb 共振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特别是公开一种机器人型USB共振音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脑音箱大都采用传统技术,其传声是经过扬声器水平震荡空气传递声音,有一定的指向性局限。由于采用喇叭发声,音箱的音质效果受发声单元体大小的影响很大,一般的普通音箱音质效果都不够好,想要达到好的音质效果,音箱的体积就需要做得很大。很多多媒体音响直接采用低音炮,外接音箱,充分扩大其发声单元体的体积范围,但这样对于音箱的外形就有很大的限制了,因而现有的常规音箱一般都是四方四正有棱有角,且低音效果也不是很好。
共振音响是一种没有喇叭的播放体。它利用物理上的共振原理,通过共振体与播放器的安放面发生共振现象,使介质面发出声音。共振音箱可以以360°周率传播,打破了传统普通音响音效的指向性局限,可以使用较小的体积达到传统音箱的声音效果,而且在不同介质的共振面上可达到传统音箱所不能达到的多种奇特声效。
申请号为201120274825.4和201320045757.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采用高音喇叭和共振音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良好的高低音效果的共振音箱;申请号为201310098862.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泡沫介质与共振喇叭组合而成的共振音箱;申请号为20112001425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由磁罩、音圈和音箱体等部分组成的共振音箱;申请号为201120196070.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由悬挂式的共振片、永磁体、弹性元件、线圈等组成的共振音箱;申请号为201120064361.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扁平结构、可以作为饰品佩戴的徽章式共振音箱,采用了吸附式有源振子,具有音频线和mini USB接口。这些专利解决的是音箱的小型化和共振发声的问题。但是都采用了传统的音箱的使用模式,使用时需要连接电源线给音箱供电,再连接音频线到电脑等设备,播放音频,其音频效果还会受到电脑上的声卡质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音箱的体积大、造型单调、使用不便、音质效果不够好等缺陷,提供一种造型美观、无需安装电池和电源线、无需要采用音频线与电脑连接,而只需通过一根USB线连接电脑等设备,即可实现播放声音的机器人型USB共振音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器人型USB共振音箱,包括壳体、共振子、内部支架、音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控制电路板、配重块,所述共振子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部,所述共振子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共振子、配重块、音量调节器相连,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板上设有USB接口,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板、共振子、配重块、音量调节器分别通过内部支架固定在壳体内。
所述壳体由头部、躯体、手臂、底座组成,所述头部、手臂分别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躯体相连,所述底座位于所述躯体下方并与躯体连为一体;所述音量调节器位于所述手臂上,且所述音量调节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板相连。
所述共振子的底部伸出所述壳体底部。
所述手臂下方的躯体上设有用于放置USB接口的插孔。
所述壳体内部的上方设有灯光控制装置,所述灯光控制装置与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共振发声原理,很小的体积便达到了高品质的音效;通过音频控制电路板实现了一根USB实现音箱的供电和音频传输,使音箱使用更加方便;壳体采用机器人时尚造型,用机器人的手臂作为音量调节器,还可带有灯光表情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增加了人机交互的内容,适用于儿童、青年人、老人等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品味,更加丰富多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共振子;3、配重块;4、音频控制电路板;5、内部支架;6、音量调节器;7、USB接口;8、头部;9、躯体;10、手臂;11、底座;12、旋转机构;13、插孔;14、灯光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5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管端面喷漆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颗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