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5678.X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徐巍;禹芝文;李勇;陈湘斌;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永兴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反应 | ||
1.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大池体(2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池体(26)内设有用做膜生物反应区(VI)的小池体(27),所述小池体(27)内设有膜组件(17);所述大池体(26)与所述小池体(27)之间的区域通过竖直挡板(6)分隔为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反应区(I)、第一氧化反应区(II)、缺氧反应区(III)、第二厌氧反应区(IV)、第二氧化反应区(V);两个厌氧反应区所在位置的大池体(26)侧壁均开设有进水孔(1),所述第二氧化反应区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区(VI)连通;所述膜组件(17)通过出水管(18)与抽吸泵(19)相连;所述小池体(27)底部、两个氧化反应区底部均装有曝气器(22),各曝气器(22)通过曝气控制阀(23)与鼓风机(2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反应区(V)底部靠近所述膜生物反应区(VI)的一侧设有泥水混合液回流管(12),所述泥水混合液回流管(12)通过回流泵(13)与所述缺氧反应区(III)上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区(VI)底部通过排泥管(20)与排泥泵(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区(I)与第一氧化反应区(II)之间、缺氧反应区(III)与第二厌氧反应区(IV)之间、第二厌氧反应区(IV)与第二氧化反应区(V)之间、第二氧化反应区(V)与膜生物反应区(VI)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出水口(3)、第二出水口(10)、第三出水口(11)、第四出水口(16)连通,所述第一氧化反应区(II)与缺氧反应区(III)之间的竖直挡板顶部开设有缺口(8);
所述第一出水口(3)、第二出水口(10)、第三出水口(11)、第四出水口(16)及缺口(8)上均设有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应区(III)两个侧壁上设有多个交替布置的水平挡板(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氧化反应区内均设有底部开设通孔的垂直挡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氧化反应区内、所述两个厌氧反应区内均设有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氧化反应区内的填料为悬浮填料(4),所述两个厌氧反应区内的填料为立体弹性填料(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反应区(I)、第一氧化反应区(II)、缺氧反应区(III)、第二厌氧反应区(IV)、第二氧化反应区(V)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孔(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永兴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永兴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56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铜片预氧化的陶瓷支架
- 下一篇:与轴承座直接连接的用于变速箱的接合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