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聚氨酯-玻璃钢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6242.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品华;赵春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广源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13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聚氨酯 玻璃钢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管,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的玻璃钢管,属于纤维树脂复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多用于埋地使用,受覆土、地面动载荷以及管内真空负压等影响,容易产生挠曲变形,同时受湿冷环境的影响,其保温效果也差。而纯玻璃钢管道的阻燃、抗静电、刚度均较弱。要提高管道的刚度、抗静电性能,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单纯提高管道的壁厚,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延长使用时间,但是不经济;二是在管体增设加强筋,从而保证管道壁厚满足内压的要求;三是在玻璃钢管内壁增设钢丝网作为内衬层。后两种方式对管道制作工艺要求较高,也起不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因此,人们迫切期望一种保温性能好、抗静电、抗压性好的玻璃钢管问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刚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增强型玻璃钢复合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聚氨酯-玻璃钢复合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衬层、聚氨酯泡沫构成的隔热层、金属层,内衬层由环向玻璃纤维纱和纵向玻璃纤维纱交叉铺设而成,内衬层与金属层构成截面呈圆环形的内腔,隔热层位于内腔中,金属层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为经所述通孔向内腔灌注的聚氨酯泡沫胶料充满内腔后固化成型,显著提升了整个管道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地,内衬层中环向玻璃纤维纱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与玻璃钢管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管中采用内衬层增强致密,金属层处于外层,起到保护管道不致扰曲变形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层设置的若干通孔,向内衬层与金属层之间的内腔灌注聚氨酯泡沫胶料固化形成隔热层,使得内外结合力大大增强,同时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城市建设中深埋地下的液体输送管道。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内衬层的玻璃纤维纱结构展开图;
图4是图1中隔热层的聚氨酯泡沫结构展开图。
在上述附图中,1为内衬层,2为隔热层,3为金属层,4为环向玻璃纤维纱,5为纵向玻璃纤维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金属-聚氨酯-玻璃钢复合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衬层1、隔热层2、金属层3,首先由环向玻璃纤维纱4和纵向玻璃纤维纱5交叉铺设成玻璃丝网,在玻璃丝网上刷树脂,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玻璃钢的厚度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即可制得内衬层1。如图3所示,内衬层1中环向玻璃纤维纱4按管道的圆周分布,纵向玻璃纤维纱5与玻璃钢管的轴线平行。
内衬层1与金属层3构成截面呈圆环形的内腔,金属层3设有若干个通孔,如图2所示,该隔热层2为经所述通孔向内腔灌注的聚氨酯泡沫胶料充满内腔后固化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管中采用内衬层1增强致密,金属层3处于外层,起到保护管道不致扰曲变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隔热层利用聚氨酯泡沫与树脂、金属粘接,附着能力非常强。聚氨酯泡沫的强度比天然木材高,如图4所示,其内部间隙,又使得作为中间层的聚氨酯泡沫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城市建设中深埋地下的液体输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广源管业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广源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6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