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555.X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臣;杨永和;徐震;陈旭;高丽兰;武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管道 泄漏 抢修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石油工程领域,特别是用于油气管道泄漏的一种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管道建设突飞猛进,管道里程数飞速增长,广泛应用于各种油气的输送。由于油气管道系统输送距离长,途经复杂的环境,管道服役条件恶劣,以及制造工艺缺陷、介质腐蚀、管理不善、人为破坏等因素,管道在运行中会产生各种泄露。我国每年约有大大小小上万起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发生,例如大连石油泄漏事件和康菲石油泄漏事件等。油气管道发生泄漏,不仅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带有毒害性或易燃易爆的物质不断外泄,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鉴于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意识到管道快速堵漏技术的实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管道的维抢修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方法有换管法、焊接法、专用夹具注胶法、机械夹具法、复合材料缠绕法等,每种方法都有针对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换管法可以一次性且永久解决修复段存在的所有问题,缺点是施工作业时影响了管道的正常输送,停车泄压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和环境风险。焊接法维修费用低,操作方便,曾经一段时间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在役管道焊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有可能造成管壁烧穿或爆裂、氢脆等问题,且极易造成焊道下的裂纹。夹具注胶法是一种有效的管道维抢修方法施工时需要动用大型机械和专业的注剂设备,不适用于野外长输管道泄漏的快速堵漏维修,而且密封剂固化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管道中介质的压力变化也会影响到夹具的密封效果。复合材料缠绕法适用于各种体积型腐蚀缺陷的修补,不适用于裂纹缺陷,焊缝余高和错边时不好施工。因此,以上方法对于野外管道的快速堵漏均具有局限性。耦合式夹具维抢修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管道维抢修技术,适用于管道发生泄漏时的临时抢险使用。但现有的耦合式夹具法兰结构重量较大,给安装过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螺栓紧固的结构容易由于螺栓强度不足而造成破坏;夹具整体笨重不便于安装拆卸。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旨在为野外长输管道泄漏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堵漏维修机械夹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该机械夹具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操作,且堵漏效果比较理想,特别适用于对野外复杂环境下管道泄漏进行快速维抢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包括上下夹具本体1、堵漏垫片2、夹板3、径向橡胶O型密封圈4,在上下夹具本体1内测设置有放置堵漏垫片2的矩形槽5,矩形槽两侧设置有放置密封圈4的密封槽6,上下夹具本体1外侧对称设有凸台,与夹板3的凹槽配合。
在本体1的凸台与夹板3的凹槽之间设置一层密封胶层。密封胶不限制类型,只要起到密封作用就可以。
堵漏垫片堵漏垫片厚度应略大于矩形槽5的高度。
上下夹具本体1凸台的厚度不低于夹板3的厚度,凸台外侧凸起,形成卡槽(如图2)设计防止夹板的侧滑。
夹具总长:管道夹具密封空腔的宽度应覆盖泄漏缺陷终止点,距终止点长度单向50~150mm。
通常情况下,优选夹板材料与夹具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设计方法:按系统温度与系统压力加修正值为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设计载荷不应超过金属材料在系统温度作用下的许用应力:P=KPL
式中:P——夹具设计压力;
K——设计压力修正值;
PL——泄漏介质最高压力;
K——设置为1.2~1.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耦合式管道泄漏抢修夹具因舍弃了沉重的螺栓结构,代替以注剂密封夹板结构,故结构更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时不需大型机械和专业的设备,无需动火,没有焊穿、氢脆和冷脆的危险性,且堵漏效果更加理想,特别适用于对野外复杂环境下管道泄漏进行临时快速维抢修。
附图说明
图1为耦合式堵漏夹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耦合式堵漏夹具装配示意图。
图中:1.夹具本体,2.堵漏垫片,3.夹板,4.径向橡胶O型密封圈,5.矩形槽,6.橡胶圈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未经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7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麦克风
- 下一篇:压电振动装置及使用其的便携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