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909.0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乐;张嘉诚;何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传伟;周文乐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加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方式,大多数为通过一热源将热量传递给液体来加热,有一个容器,容器底部有一个普通发热管,通过焊接或压铸的形式将发热管与容器连接在一起,发热管内布有电阻式发热丝,发热丝本身在通过电流时主动发热,然后传递给发热管,再由发热管传递给容器,最后由容器传递给容器中的液体,例如市面上的电热水煲;又或者是直接将发热管置于液体之中,将发热管的热量传递给液体,例如市面上的“热得快”电热管;另外还可以是最简单的加热方式,即在容器外部直接用明火加热,例如用石油气烧水。
明火加热的方式能效低、有污染、有火患危险;而焊接或压铸式发热管加热方式,虽然制造简单,但因为有多重的热传递介质,所以能效低,同时,因发热管中的发热丝直接通有电流,容易因为制造工艺的问题而产生漏电的危险,再者,因发热丝本身需要经受严酷的冷热交替,寿命往往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节能并且寿命大大提高的加热器具,尤其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包括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以使锅炉底部产生涡流发热的电磁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为不锈钢锅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磁线圈为盘式电磁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设有锅炉中部或上部,可用于扩展连接水泵和相关管道,从而使所述锅炉具有连续输出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内交错分布有使得流过液体均匀分散的隔挡条,所述隔档条在锅炉配合水泵使用时能令锅炉中流过的水分散,受热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设有温控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相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炉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设有隔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磁线圈下方设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一支架,所述锅炉、隔热片、电磁线圈、风扇依次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含有一个被加热的锅炉,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的电磁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产生的磁感线通过高频切割锅炉底面,使锅炉底面产生涡流而发热,从而加热锅炉内的液体。采用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了火患危险和污染,同时因为减少了热传递介质,因此能效高,且避免了热传递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因此更节能,再者无需使用发热丝,被加热的锅炉为不锈钢或其他可进行磁感应的材料制作,比发热丝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因此寿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中锅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加热锅炉实施例,其包括锅炉1,锅炉下方设有用于产生磁感线的电磁线圈2。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线圈2产生的磁感线通过高频切割锅炉1底面,使锅炉1底面产生涡流而发热,从而加热锅炉1内的液体。上述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了火患危险和污染,同时因为减少了热传递介质,因此能效高,且避免了热传递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因此更节能。
优选的,电磁线圈2为盘式电磁线圈,如盘式螺旋渐开式电磁线圈。采用盘式电磁线圈设于锅炉1下方,可以更好的切割锅炉1底面,使得锅炉1底面迅速产生涡流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1设有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设于锅炉1中部或上部,更优选为设于上部,可用于扩展连接水泵而使所述锅炉具有连续输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传伟;周文乐,未经周传伟;周文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7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病人用坐便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