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化式有创呼吸供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943.X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高科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周长久 |
地址: | 525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化式有创 呼吸 供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具体是一种有呼吸机用的有创呼吸供氧管。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包括肺部感染,肺不胀、哮喘、肺水肿等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功能。此时呼吸机的治疗主要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提高血液中氧浓度和排除二氧化碳。而第二类以外科手术为主,有利于病人麻醉恢复,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肌运动,降低氧耗量。 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任何呼吸机的工作原理都在于气体的压力差,一般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分两种方式:一是气道正压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道、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呼气时呼吸机管道与大气相通,肺泡在大于大气压力,肺泡内气体即自行排除,直至与大气压相等。二是胸廓负压将患者的胸部或整个身体置如密闭的容器中,呼吸道与大气相通。当容器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胸部被牵引扩张,肺泡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空气进入肺泡,为吸气期;而当容器压力转为正压时,胸廓受压迫缩小,肺泡内压力增高大于大气压,肺泡内气体排除体外,为呼气期。由于这类呼吸机体积大动力大,通气效率低,目前已被淘汰使用。
在医院,当不需要呼吸机时,将呼吸机与呼吸道插管的接头分离,然后在呼吸道插管的接头中插入导氧管,导氧管与氧气的气源连接,给患者提供氧气,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导氧管和湿化导管由于没有固定,导氧管和湿化导管的插入端容易脱离呼吸道插管的接头,从而造成供氧中断及供湿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中防止导氧管和湿化导管脱落的湿化式有创呼吸供氧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湿化式有创呼吸供氧管,包括有呼吸道插管以及设在呼吸道插管端部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上设有导氧管和湿化导管,所述导氧管的一端插在接头中,另一端与氧气源连接,所述湿化导管的一端插在接头中,另一端与湿化器连接。
所述导氧管与固定套环一体成型。
所述湿化导管和导氧管的一端都弯曲成钩子形结构。
所述导氧管和湿化导管的一端紧贴接头的内壁。
所述固定套环与湿化导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在使用时,导氧管和湿化导管通过固定套环固定在呼吸道插管端部的接头上,故有效防止了导氧管和湿化导管的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化导管; 2、呼吸道插管; 3、接头; 4、固定套环;5、导氧管;6、氧气源;7、湿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湿化式有创呼吸供氧管,包括有呼吸道插管2以及设在呼吸道插管2端部的接头3,所述接头3上设有固定套环4,所述固定套环4上设有导氧管5和湿化导管1,所述导氧管5的一端插在接头3中,另一端与氧气源6连接,所述湿化导管1的一端插在接头3中,另一端与湿化器7连接。
导氧管5、固定套环4与湿化导管1一体成型。
湿化导管1和导氧管5的一端都弯曲成钩子形结构,导氧管5和湿化导管1的一端紧贴接头3的内壁。
呼吸道插管2是指常用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气管插管一般从患者的口腔插入患者的呼吸道,气管套管一般在患者的喉部的手术创口插入患者的呼吸道。
导氧管的一端紧贴接头的内壁,这样不会堵住呼吸通道,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当呼吸道插管插入到患者的气管后,利用呼吸机给串者进行主动供氧呼吸后,需要导氧管给串者供氧时,将呼吸机与呼吸道插管2端部的接头3分离,将固定套环4套在接头3上,从而将导氧管和湿化导管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不会脱落了。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高科,未经陈高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装置
- 下一篇:有创呼吸供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