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镶转轴支撑架的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9748.9 | 申请日: | 2013-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韬;李纯;姚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轴 支撑架 通风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属于一种内镶转轴支撑架的通风装置。
(二)技术背景
为了在空间有限的风道内安装风扇和电机,既要保证风扇和电机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不能过多的占用风道内有效通风截面,需要一种在风道内既具有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又很少占用风道内有效通风截面的转轴支撑架。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镶转轴支撑架的通风装置,用于解决在空间有限的风道内安装风扇和电机,既要保证风扇和电机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不能过多的占用风道内有效通风截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含有风道壳体、风扇、风扇电机轴和电动机,其特征是:还含有轴承套、支架外圈、十字状的辐条,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轴向装配有三个相同的轴承支架2,轴承支架2的支架外圈3内套在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支架外圈3外形为圆环状,轴承支架2的中心是轴承套4,十字状的辐条5连接支架外圈3和轴承套4,十字状的辐条5外形为十字形,在轴承支架2上同轴安装风扇电机轴6,三个相同的轴承支架2沿轴向将风道壳体1壳体内分隔为风扇安装段7和电机安装段8,在风扇安装段7的风扇电机轴6上安装风扇9,在电机安装段8的风扇电机轴6上安装电机10。
支撑风扇9和电机10的轴承支架2完全在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因而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镶转轴支撑架的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空间有限的风道内安装风扇和电机,既能保证风扇和电机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不用过多的占用风道内有效通风截面。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轴向装配有三个相同的轴承支架2,轴承支架2的支架外圈3内套在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支架外圈3外形为圆环状,轴承支架2的中心是轴承套4,十字状辐条5连接支架外圈3和轴承套4,十字状的辐条5外形为十字形,目的是既能保证轴承支架2的支撑强度,又能使空气流体顺利通过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在轴承支2上同轴安装风扇电机轴6,三个相同的轴承支架2沿轴向将风道壳体1壳体内分隔为风扇安装段7和电机安装段8,目的是既能保证风扇9和电机10有稳固的支撑强度,又能隔离风扇9和电机10之间的相互干扰,在风扇安装段7的风扇电机轴6上安装风扇9,用于产生空气流量、流速和压力,在电机安装段8的风扇电机轴6上安装电机10,利用风道壳体1内的空气流冷却电机10工作时产生的有害热量。
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通电工作,带动风扇9转动时,吸入风道壳体1内的空气流从风扇安装段7侧流向电机安装段8侧,三个相同的轴承支架2保证了风扇9和电机10有稳固的支撑强度,隔离了风扇9和电机10之间的相互干扰,十字状的辐条5保证了轴承支架2的支撑强度,又能使空气流体顺利通过风道壳体1的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9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熔断器触指拆装工具
- 下一篇:使用既有设备的IMS网络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