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行李箱盖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9876.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顾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E05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行李箱 固定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行李箱盖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现有的三厢车都设有行李箱,且该行李箱设有可以开合的行李箱盖,行李箱盖通过铰链固定在车体上。现有的高档车多采用电动行李箱盖,成本高昂但是在开启时可以非常稳固的支撑行李箱盖。但是一般的经济型车在行李箱盖开启到极限位置时都没有任何支撑结构来提供支撑,导致很难使行李箱盖维持在开启状态,造成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并能够在行李箱盖开启时提供缓冲和在极限位置固定行李箱盖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行李箱盖总成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包括固定在车体上且与行李箱盖铰链位置相适配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上设有与所述行李箱盖铰链的外径相适配的圆柱形卡槽,所述圆柱形卡槽设有一开口以在所述行李箱盖开启时与所述行李箱盖铰链卡接;其中所述开口的口径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开口成一外宽内窄的倒V字形的结构,且所述开口的最窄处内径小于所述行李箱铰链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块为一矩形块,且设有一贯穿所述矩形块的两个侧壁的孔以形成圆柱形卡槽,且所述圆柱形卡槽在该矩形块的底壁上设有一开口以在所述矩形块的底壁上形成一与所述圆柱形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倒V字形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块的顶壁上设有缓冲块安装孔以通过缓冲块安装螺栓与车体螺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行李箱后隔板上设有凸焊螺母,且缓冲块本体内设有缓冲块安装沉台,该缓冲块安装沉台的位置与缓冲块安装孔的位置相适配以使缓冲块安装螺栓穿过该缓冲块安装沉台和缓冲块安装孔后固定在行李箱后隔板的凸焊螺母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块包括硬质的缓冲块骨架和包覆在所述缓冲块骨架外的柔性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块骨架为一U字形框。
同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行李箱盖总成,包括行李箱盖,所述行李箱盖通过行李箱盖铰链固定在车体上,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
同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行李箱盖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采用了一个缓冲块来固定行李箱盖铰链,由于该缓冲块具有一与所述行李箱盖铰链的外径相适配的圆柱形卡槽,且所述圆柱形卡槽设有倒V字形的开口。这样可以使行李箱盖开启时该行李箱盖铰链接触到倒V字形开口时提供缓冲作用,并在继续开启直至使得行李箱盖铰链从开口卡入到圆柱形卡槽内时提供支撑作用。这种两段式设置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行李箱盖开启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与行李箱盖铰链的两种接触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与车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与行李箱盖铰链的第一接触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与行李箱盖铰链的第二接触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缓冲块;
102、缓冲块安装孔;
103、圆柱形开槽;
104、开口;
202、第二接触位置;
203、第一接触位置;
301、行李箱后隔板;
302、凸焊螺母;
303、缓冲块安装螺栓;
304、缓冲块安装沉台;
401、行李箱盖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很多车辆在行李箱盖打开时会撞到车体,且开启到极限位置时无法固定行李箱盖的问题,提出了车辆行李箱盖固定座、行李箱盖总成及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9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处方
- 下一篇:摆动臂式烘烤分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