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339.4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冲床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数控转塔冲床模具都是由打击头1、弹簧2、止环3、冲头4、导向模座套5和下模6组成;打击头1锁定冲头4和止环3共同压缩弹簧2通过导向模座套5来退料;冲头4贯穿导向模座套5内,在弹簧2的作用下冲头4刀刃底于导向模座套5平面。
在使用传统的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在机床打击头1下行时,打击模具打击头1向下运动,打击头1压缩弹簧2,导向模座套5压住材料和下模6,冲头4刀刃高出导向模座套5平面接触并冲切板材进入下模6,完成冲裁过程;机床打击头1完成冲压转回向上运动,在弹簧2的作用下冲头4整体沿导向模座套5内壁向上滑动,刀刃退出下模6、板材,退入导向模座套5内,底于导向模座套5平面,实现退料过程。
传统的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存在以下缺点:
1、冲头4整体为特殊模具钢材,例如高速钢,冲头4刃口损坏必须整支报废,浪费特殊模具钢材;冲头4在导向模座套5中滑动时容易拉毛咬死、滑动不了,导致冲头4导向模座套5分不开失去退料功能。
2、导向模座套5和机床转塔模腔有滑配公差要求;冲头4和导向模座套5有滑配公差要求;导向模座套5内外圆有同心度公差要求;机床上/下转塔有同心度公差要求;导向模座套5加工尺寸和形位公差要达国家标准,加工工艺复杂,效率低下,检测困难,报废率高;导向模座套5加工尺寸和形位公差检测困难,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导致模具寿命短,产品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简化模具结构,简化了加工工艺,加工生产该模具的难度降低和工作量减少,减短了冲头长度以减少特殊模具材料的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打击杆、导向模座套、冲头和压退料前套;打击杆连接导向模座套上端,冲头连接导向模座套下端;压退料前套为压退料弹性前套,压退料前套罩住冲头刃口端,且压退料前套套设在导向模座套下端;下模置于冲头的冲切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退料前套为压退料聚氨酯弹性体前套,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解性和耐油性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打击杆、导向模座套和冲头都设有气吹孔,打击杆的气吹孔、导向模座套的气吹孔和冲头的气吹孔连通形成吹气通道,使该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具有气吹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打击杆和导向模座套为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打击杆和导向模座套通过螺纹连接;打击杆和导向模座套之间设有垫圈,添加垫圈以可以调节上模的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冲头一端嵌入导向模座套且冲头和导向模座套通过铆合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成本最低、工艺最简单、效率和精度最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模座套内设有螺杆;冲头一端嵌入导向模座套且冲头和导向模座套通过螺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更换冲头且易于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冲头和导向模座套通过螺杆连接,冲头和导向模座套之间也可以设有垫圈,添加垫圈以可以调节上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构造的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简化了上模的结构,省去了传统数控转塔冲床模具中的打击头、弹簧和止环,打击杆、导向模座套和冲头连接成一整体,消除了导向模座套和冲头之间的滑动配合、加工误差以及偏差,保证了该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的精度;压退料前套为压退料弹性前套,实现了以简单的结构完成压退料,而且压退料前套具体为压退料聚氨酯弹性体前套,能够直接冲压成型,无需车床、热处理、线切割和平磨等多工序加工,生产容易,节约成本,在退料时也不会造成加工工件上有模具压痕;冲头只连接导向模座套下端,不像传统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的冲头贯穿导向模座套内,相对传统数控转塔冲床模具的冲头结构的长度减短了75%从而节省特殊模具钢材,减少了生产成本;冲头一端嵌入导向模座套且冲头和导向模座套通过螺杆连接,冲头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数控转塔冲床模具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1中,1、打击头;2、弹簧;3、止环;4、冲头;5、导向模座套;6、下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