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化HPF脱硫液水相法分步分离提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436.3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式超;魏佑涛;吕子祥;梁树旺;刘宁;亓庆台;潘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泰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64 | 分类号: | C01B17/64;C01C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hpf 脱硫 液水相法 分步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HPF脱硫液水相法分步分离提盐系统。
背景技术
焦化厂以氨为碱源、采用双核酞菁钴磺酸铵(PDS)催化剂的脱硫工艺中,脱硫液含盐量达到350g/L后,脱硫效率明显降低,必需排出一部分脱硫液。脱硫液大致成分如下:(NH4)2S2O3:30-50g/L;NH4CNS:120-160g/L;pH:8.80。目前国内焦化脱硫液普遍没有深度处理,仅作为备煤用水喷洒在煤堆上。该法仅解决脱硫液去除问题,表面上无废液外排,但并未从根本解决问题。脱硫液内成分随煤料进入焦炉后,在高温下仍然转化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最终仍回到脱硫液中。脱硫液中硫化物富集后,一方面严重降低脱硫效果,另一方面造成对生产系统的严重腐蚀。因脱硫液中含有硫氰酸根离子,无法生化处理,如脱硫液直接外排,又严重污染环境。如何实现焦硫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困扰焦化企业的环保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水相法分步浓缩分离技术,通过“高分离”、“冷结晶”分离提取出脱硫液中的硫氰酸盐、硫代硫酸盐,使脱硫液的总盐浓度从30%(250g/L)下降到1%(2g/L)以下,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分离出的副盐(含量>97%硫氰酸盐)回收利用。这样不但降低脱硫液中副盐含量,使焦化脱硫反应朝正方向进行,提高脱硫效率,而且回收副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法从根本上解决焦化脱硫液的污染问题,并变废为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焦化HPF脱硫液分步分离提盐系统,其利用水相法两步分离技术,通过物理处理,实现蒸发浓缩、结晶分离生产出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成品,从而达到脱硫液治理、副盐回收,提高焦化脱硫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焦化HPF脱硫液水相法分步分离提盐系统,包括初滤脱色系统、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二级浓缩结晶系统、再浆浓缩结晶系统和真空加热与冷凝系统,所述初滤脱色系统通过母液罐与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相连通,同时初滤脱 色系统也与真空加热与冷凝系统相连通;所述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与二级浓缩结晶系统相连通,同时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也与再浆浓缩结晶系统和真空加热与冷凝系统相连通。
所述初滤脱色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原液储罐、初滤槽、卧式储罐、上料泵、脱色釜、活性炭过滤器、母液储罐和母液罐,脱色釜还与整个生产系统的蒸汽管道相连,初滤脱色系统通过管道与加热及冷凝系统相连。
所述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上料泵、蒸发釜、硫代结晶釜和硫代离心机,蒸发釜与生产系统的蒸汽管道相连,一级蒸发浓缩结晶系统还通过管道与真空加热及冷凝系统相连。硫代结晶釜还与整个生产系统的加热蒸汽管道或冷却水管道相连。
所述二级浓缩结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缓冲罐、过滤器、硫氰结晶釜和硫氰离心机,硫氰结晶釜还与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加热蒸汽管道或冷却水管道相连。
所述再浆浓缩结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硫代再浆釜和硫代离心机,硫代再浆釜还与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加热蒸汽管道或冷却水管道相连。
所述加热与冷凝系统包括换热器、冷凝水储罐、氨水回收罐、真空泵;所述加热与冷凝系统分为两套系统,一套为脱色釜的蒸汽腔与换热器相连,而换热器与冷凝水储罐相连;另一套为硫代蒸发釜的蒸汽腔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与氨水回收罐相连,而氨水回收罐与真空泵相连。
使用上述系统从焦化HPF脱硫液中以水相法分步分离提盐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初滤脱色。初滤槽为敞开式结构,内铺设滤布,杂质在滤布上方,而脱硫液经滤布下方进入卧式储罐;脱色釜釜壁为双层夹套结构,夹套内通加热蒸汽,将釜内脱硫液加热至98℃以上,为实现加热快速和均匀,釜内设电动搅拌器并在釜内加入活性炭,脱硫液完成脱色后经放液口进入活性炭过滤器,除去活性炭颗粒,滤液经管道进入母液储罐和母液罐。活性炭反复使用至效果减弱后重回到料场作焦炉配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泰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泰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含有artpA质粒进行构建的方法
- 下一篇:带剪口的创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