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PRS无线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739.5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初良;蔡君钱;黄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prs 无线智能 电气 安全监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监管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
技术背景
我国是一个电气火灾高发的国家,在一般的火灾事故中,电气火灾占整个火灾总数的40%左右,而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的比例可能高达60%—70%。
自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来,为了用电安全的需要先后发明制造了拉线开关、保险丝、漏电开关、断路器、空气开关等装置。目前,终端用户用电以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为主,这两类用电保护器都属单个开关,数量多,往往一个故障要巡视所有的配电箱才能找到,由于电力故障的突发性,做到实时处理很困难,所以需要电工不停的巡视检修,造成维护管理成本高昂。漏电、过载、短路、线路老化等引起的火灾和大范围停电,给用户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用电管理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因此现在使用的各类传统开关,根本不能有效杜绝电气火灾的发生。
面对新形势下的安全用电问题,世界电气权威们提出:“电气安全防护变被动为主动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的电气安全理念。日本从八十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强制实行电气火灾监控安全技术,电气火灾占总火灾的比例从原来的30%突破性地下降到了约2%,效果显著。我国刚开始采用电气火灾监控安全技术不久,电气火灾报警系统随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完善和工程应用的不断普及而得到改进,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又在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推进着电气安全系统技术多功能应用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有线与移动通信无线相结合进行连接的GPRS无线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GPRS无线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包括控制主机、前端控制器,所述前端控制器与控制主机通过手机卡进行无线连接,该前端控制器分别与远程断路器、剩余电流传感器、过电流传感器进行有线电连接。
所述前端控制器还分别与电子感温器、电子感烟器、手动报警按钮、可燃气体探测器进行有线电连接。所述前端控制器还分别与监控摄像头、防盗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环境监控报警器进行有线电连接。
采用本发明后,当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温度等参数发生异常或突变时,终端探测头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的变化对该信息进行采集,并输送到上述各传感器、探测器里,经放大、A/D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判断,并与控制主机内的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一旦超出报警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也输送到监控设备中,再经监控设备进一步识别、判定,当确认可能会发生火灾时,控制主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在控制主机(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控制台上。从而为系统全天候监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能对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电气火灾隐患,彻底预防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且采用壁挂式智能控制主机与智能前端控制器分离配置的方式及其通过GPRS无线连接方式,节省了布线工程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GPRS无线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GPRS无线智能电气安全监管系统,包括控制主机1(壁挂智能式,含GPRS模块)、前端控制器2(含GPRS模块),所述前端控制器2与控制主机1通过手机卡(含GPRS模块、移动通信)进行无线连接,该前端控制器2分别与远程断路器3(含脱扣装置,线路漏电或过载时,能进行远程控制线路使其断路)、剩余电流传感器4(NLS型,探测线路漏电)、过电流传感器5(NLG型,探测线路过载)进行有线(CAN总线)电连接。
所述前端控制器2还分别与电子感温器7(探测空气温度)、电子感烟器8、手动报警按钮9、可燃气体探测器10(主要为煤气漏气)进行有线(CAN总线)电连接。所述前端控制器2还分别与监控摄像头14、防盗探测器6、温度传感器15(探测线路表面温度)、环境监控报警器16进行有线CAN总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丰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罗马杆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数控雕刻电机升降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