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除炮筒内积炭并涂油的清涂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827.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齐向东;齐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29/00 | 分类号: | F41A29/00;F42B12/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炮筒 内积 涂油 清涂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枪炮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迅速清除炮筒内积炭、并自动涂油的清涂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炮筒积炭的清除方法主要是靠人工手动擦拭清除,多人一组用一根端头套有擦头的木棍,放入炮筒内反复进行擦拭,清除积炭,清除完毕后再用手工涂刷的方法给炮筒上油,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清理效果不佳。还有方法是使用风源或电源作为动力源的机械装置对炮筒进行反复擦拭,这种方法由于作业环境多变,对动力源要求过高,稳定性不良,并且准备时间、擦拭时间过长,可行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除炮筒内积炭并涂油的清涂弹,可通过自动化控制,快捷、省力的清除炮筒内的积炭,并进行涂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结构特征是如图1、2所示,在一圆筒状的弹壳1内底部套装有基座2,基座2的上面套装有涂油弹头3,涂油弹头3上面套装有擦拭弹头4,擦拭弹头4上面套装有n个积炭清除弹头5,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顶端的积炭清除弹头5′的前端制成不设安装火药的环状“U”形槽的圆锥体。
弹壳1的构造是其外形与炮弹壳体相同,上部是圆锥体,下部是圆筒体,底部制有法兰型凸台。
基座2的构造如图3、4所示,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顶端制有放置火药10的圆环状的“U”形槽,中心腔内上部制有台阶,中心腔内安装有非 金属端子插头6。
涂油弹头3的构造为图5、6、7所示,下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锥体,顶端制有安装火药10的环状“U”形槽,中心腔内上部有台阶,安装有非金属端子插头6,非金属端子插头6中间装有导线15分别与火药10和下面相连接的非金属端子插头6相连接,在下部圆柱体的圆周面上制有安装环形油毡7的环形槽,环形油毡7内安装有环状油环12及碎油环形圈12′,碎油环形圈12′内表面制有许多尖刺12″,通气孔13与环状“U”形槽连通。
擦拭弹头4的构造为图8、9、10所示,大体与涂油弹头3相同,不同之处是不设有通气孔,在下部圆柱体圆周上的圆环状“U”形槽内安装的是环形擦拭布8。
积炭清除弹头5的构造为图11、12所示,大体与擦拭弹头4相同,不同之处是在下部圆柱体圆周上的圆环状“U”形槽内安装的是环形清除刷9。
非金属端子插头6的构造为图13、14所示,上部圆形帽16内制有m个金属插孔18,下部圆柱体17底端制有m个金属接电插头11,金属插孔18与金属接电插头11一一对应,中间有导线15连接。m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
图15所示为清涂弹I安装在炮筒II内的总装图,炮筒II的顶端安装有回收网兜IV,清涂弹I的末端通过连接导线VI与控制盒V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积极效果是使用火药爆发释放的能量作为清除炮筒积炭、自动涂油的动力源,采用发射炮弹的方式对炮筒积炭进行全行程清除,并可同时完成炮筒自动均匀涂油的作业,其结构简单新颖,设有网兜对发射出去的积炭清除涂油弹头进行回收,以便和弹壳一起经简单处理、组装即可加以重复使用,节约了火炮维护成本。这种积炭清除涂油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作业时间短(含准备时间每次小于1分钟),安全可靠(装药 量极少,多次发射)适用于各型火炮发射后的维护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K-K剖面图;
图3为该基座2外观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C剖面图;
图5为涂油弹头3外观示意图;
图6为图5中M-M剖面图;
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为擦拭弹头4外观示意图;
图9为图8中N-N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D部放大图;
图11为积炭清除弹头5外观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P-P剖面图;
图13非金属端子插头6外观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Q-Q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控制示意图;
图16为控制盒V示意图;
图17为控制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眼视觉最小探测概率最大化的图像增强方法
- 下一篇:智能餐饮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