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配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455.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林万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万炯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3/02;F21V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一种灯具配光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路灯、台灯、艺术灯等。在上述的照明设备中,传统上大部分是以钨丝灯泡做为发光光源。近年来,由于科技日新月异,已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来源。甚者,除照明设备外,对于一般交通号志、广告牌、车灯等,亦都改为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光源。如前所述,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光源,其好处在于省电,且亮度更大,故于使用上已逐渐普通化。
随着LED芯片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使用LED芯片具,但是由于LED芯片具中所使用的LED芯片本身所具有特性,即单向性,虽然,其单向性光线容易控制,然而其发光强度与其出光角度反比,即离光轴越近的光,其发光强度越大,而离光轴越远的光其发光强度越小。因此,在使用LED芯片的灯具中,整个灯具的出光均匀度就不是很完美,影响整个灯具的品质与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供均匀配光的灯具配光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一种灯具配光系统,包括一个槽形灯架,一个设置在该灯架中的发光模组,以及一个罩设在所述灯架上的灯罩。所述灯架包括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发光模组的底边,以及两个间隔设置在该底边两侧的侧边。所述灯罩具有一个或两个夹角。所述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一个朝光侧。所述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与所述朝光侧相切的光线照射在所述灯架与灯罩的交接处,所述朝光侧的反射光射向所述灯罩的夹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灯具配光系统利用槽形灯架的两侧边,并对该两侧边的朝光侧的轮廓形状的设计,使得所述发光模组所发出的与朝光侧相切的光线直接照射在灯罩与槽形灯架子的交接处,同时,使朝光侧反射的光射向灯罩所具有的夹角处,以进行补光式配光,从而可以达到使所述灯罩的出光均匀化的目的,进而提高整个灯具的品质与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具配光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灯具本光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及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买用新型的具体买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作为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灯具配光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灯具配光系统100包括一个槽形灯架1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槽形灯具11的上的发光模组12,以及一个罩设在所述槽形灯架11上的灯罩13。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灯具配光系统100还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槽形灯架11两端的端盖,以及装设在所述槽形灯架11中的电源模块等,但所述端盖以及电源模块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再此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槽形灯架11包括一个用于收容所述电源模块的容置腔111,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发光模组12的底边112,以及两个间隔设置在该底边112两侧的侧边113。所述槽形灯架可以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制成,但通常为了散热,所述槽形灯架11多用金属材料挤压成型,如铝合金。所述容置腔111的大小与形状应与电源模块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以容置所述电源模块,达到便利与美观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11的截面为正方形,因此,所述电源模块为配合该正方形截面的容置腔111,其外轮廓也应为正方形。所述底边112可以与所述容置腔111共用一条边,以利于减小所述槽形灯架11的体积。所述两个侧边113间隔设置在所述底边112的两侧,以留出一定的间隔来装设所述发光模组12。所述两个侧边11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结合下述的灯罩13的结构来阐述。
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一个电路板121,至少一个设置在该电路板121上的LED芯片122。所述电路板121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其上设置有电路或其他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以给LED芯片122额定的电流或控制信号。所述LED芯片12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发光二极管,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发光模组12可以通过螺钉设置在所述槽形灯架11的底边112上,然后所述发光模组12产生的热可以通过所述底边112以及整个槽形灯架11散发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万炯,未经林万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