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反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506.7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端桥;张德敏;李宝森;李守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叶万东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设备 反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光反射装置的光伏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现今新能源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许多光照充足的地方纷纷建立了大瓦数的光伏发电站,藉由大量太阳光的照射转换出更多的电力,然而,在目前技术中,光伏发电的光转换效率仅维持在12%~18%左右,但单位面积的光伏发电成本却很高,使得光伏发电因成本问题而失去了与常规能源的经济竞争优势;因此,有需多光伏面板的厂商投入大量的研发,想藉由光伏面板的原料或制造工艺提高光伏面板的光转换效率,但至今在应用上仍无法突破20%光转换效率的门槛。
此外,由于太阳每天的位置都不同,特别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会产生偏移,使得原本设置好的光伏发电设备无法完整接收太阳光的照射而降低发电的效率。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利用率已经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反射装置,光伏发电设备包含有光接收板,光反射装置包含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反射板,反射板具有反射平面,反射平面朝向光接收板,反射板与光接收板之间具有间距,且反射板与水平面夹角介于10度~80度之间。
更进一步的,前述支架为单支架、多支架或叉型支架。
更进一步的,前述间距介于10cm~50cm之间。
更进一步的,前述反射板的长度不大于光接收板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前述光接收板的上端具有顶端反射平面,顶端反射平面与光接收板的夹角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
更进一步的,前述反射板材质为镜面不锈钢。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反射装置,藉由反射板反射光线至光接收板,使光接收板能接收更多的光线而提高光利用率。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反射装置,由于反射板枢接在支架上,因此可根据光线入射角度调整反射板与光接收板之间的夹角,藉此增加反射光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有益效果是,由于光伏发电装置的光接收板面向光反射装置,在大规模的光伏发电设备环境中,光反射装置相当于设置在两个光伏发电设备之间,与光伏发电设备形成三角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抗风压的能力,增加光伏发电设备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大规模光伏发电设备环境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光伏发电设备 100
光接收板 10
顶端反射平面 11
光反射装置 20
底座 21
支架 22
多支架 221
单支架 222
叉型支架 223
分支 2231
反射板 23
反射平面 231
水平面 h
夹角 θ1
夹角 θ2
光接收板长度 L1
反射板长度 L2
间距 d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披露一种光伏发电设备的光反射装置,其中所涉及光伏发电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仅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