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耐磨低热搅拌轴封微生态制剂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4098.7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钟诚;晏伟;董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耐磨 低热 搅拌 轴封 生态 制剂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态制剂生产中的发酵反应装置,尤其是具有耐磨低热搅拌轴封微生态制剂发酵罐。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发酵罐是一种对物料进行机械搅拌与发酵的设备。该设备采用内循环方式,用搅拌桨分散和打碎气泡,它溶氧速率高,混合效果好。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以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发酵罐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生物工程、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罐体设有夹层、保温层、可加热、冷却、保温。罐体与上下填充头或锥形均采用旋压R角加工,罐内壁经镜面抛光处理,无卫生死角,而全封闭设计确保物料始终处一无污染的状态下混合、发酵,设备配备空气呼吸孔,CIP清洗喷头,人孔等装置。发酵罐的分类:按照发酵罐的设备,分为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和非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按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需要,分为好气型发酵罐和厌气型发酵灌。
发酵罐主要部件包括罐体、搅拌浆、顶盘和控制传感器;其中,罐体主要用来培养发酵各种菌体,密封性要好,防止菌体被污染,罐体当中有搅拌浆,用于发酵过程当中不停的搅拌;底部通气的喷咀,用来通入菌体生长所需要的空气或氧气;罐体的顶盘上有控制传感器,最常用的有pH电极和DO电极,用来监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和DO的变化控制器,用来显示和控制发酵条件等等。
现有技术中,发酵罐主搅拌轴封为老式轴封,需要循环水降温,对循环水依赖度大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耐磨低热搅拌轴封微生态制剂发酵罐, 不需要进行循环水降温,克服了对循环水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发酵罐内垂直安装主搅拌轴,主搅拌轴上端通过安装在发酵罐顶部的耐磨低热搅拌轴封伸出,并安装在轴座中。
尤其是,轴座安装在连接座内侧中部,连接座下部支腿固定在发酵罐顶部的轴孔外沿上,在连接座下部和发酵罐顶部之间有开放的轴封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发酵罐主搅拌轴采用耐磨低热搅拌轴封,克服了对循环水的依赖,满足洁净生产工艺要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操控方便节能安全,生产效率提高,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尤其是冬天,效果明显,尤其适于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连接座1、轴座2、主搅拌轴3、轴封区4、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发酵罐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在发酵罐6的主搅拌轴3采用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不需要进行循环水降温,克服了对循环水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包括:轴座2、主搅拌轴3、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和发酵罐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发酵罐6内垂直安装主搅拌轴3,主搅拌轴3上端通过安装在发酵罐6顶部的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伸出,并安装在轴座2中。
前述中,轴座2安装在连接座1内侧中部,连接座1下部支腿固定在发酵罐6顶部的轴孔外沿上,在连接座1下部和发酵罐6顶部之间有开放的轴封区4。通过轴封区4方便安装和维护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
本实用新型中,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具有良好的散热结构,同时由于耐磨低热搅拌轴封5部分上侧外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有利于通风。
本实用新型在发酵罐主搅拌轴采用耐磨低热搅拌轴封,克服了对循环水的依赖,满足洁净生产工艺要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操控方便节能安全,生产效率提高,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尤其是冬天,效果明显,尤其适于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