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6283.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驻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驻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风扇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省略前、后网子间塑胶固定框圈的使用,具前、后网子对接结构成本降低效益的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电风扇的扇叶组被马达带动高速旋转,为顾虑到其危险性,于是在马达端固设一后网子,由一前网子对接在后网子上使扇叶组容纳在前后网子形成的空间内安全旋转。现有的前、后网子的网体构造大致相同,皆是由较粗的金属圆条框边搭配至少一个强化性略细金属圆条网架共同整编焊固呈辐射状排列的多数金属细网线条所构成,由于前、后网子对接时,相对的圆条边框上并不具有任何扣固限退结构,因此,过去传统是在前网子上设5~6个铁扣来夹住或扣住后网子,其缺点是组装时容易造成手受伤,存在操作危险性,加上5~6个铁扣铆钉的材料成本及制造生产的人力成本等因素,现今通常是利用或使用至少一塑胶射出成型的固定框圈,在前、后网子的对接处,通过固定框圈上的弹性扣钩进行相互间的扣接,来达成前网子从后网子上退离的限定,然而,塑胶固定框圈,小则直径20~30公分,大则40~90公分不等,皆属大型塑胶模具射出成型加工,虽市场竞争因素单价不高,但至少还是须要一定的制造成本;以致,对前、后网子供应商而言,固定框圈仍占供应价的一部份成本,若能节省此一固定框圈使用,应更具市场竞争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能够省略前、后网子间塑胶固定框圈的使用,有效降低前、后网子对接的结构成本,具有显著经的济效益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获致L形扣钩在长矩形孔上扣接后的永久退脱限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通过交换环形金属后边框与环形金属前边框的构造,达到前、后网子的相同组接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在电风扇马达的一端固设一后网子,使马达的转轴进入后网子内并组装扇叶组,一前网子与该后网子对置组接,使扇叶组在前、后网子形成的空间内安全旋转;其中,该后网子,是由一板片状环形金属后边框搭配至少一个强化性圆框形金属网架条共同整编焊固呈辐射状排列的多数金属细网线条,该环形金属后边框的环绕板面上,等分角度的开设有多个宽度较高度大的长矩形孔;该前网子,是由一板片状环形金属前边框搭配至少一个强化性圆框形金属网架条共同整编焊固呈辐射状排列的金属网线条,该环形金属前边框的环绕板面上,相对于后网子的环形金属后边框,设有多个分别与每一长矩形孔对应的长槽孔,并由该长槽孔的冲孔板材料直接成型一L形扣钩;前网子与后网子的对置组接时,环形金属前边框上每一长槽孔处的L形扣钩分别进入/通过环形金属后边框上的长矩形孔后仅须作旋转动作,则L形扣钩位移至长矩形孔的根部并接触长矩形孔的一端孔壁时旋转停止,即可由环形金属后边框的板面对L形扣钩的扣部产生轴向挡止作用,完成前网子在后网子上的组接;由此,能够简省前、后网子间塑胶固定框圈的使用,有效降低前、后网子对接的结构成本,具显著经济效益提升。
所述的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环形金属后边框的环绕板面上还设有一后圆孔,该环形金属前边框的环绕板面上还设有一前圆孔,前网子组接在后网子上时,通过固定件在对置的前圆孔及后圆孔上固定后,使前网子产生回旋限制,获致L形扣钩在长矩形孔上扣接后的永久退脱限制效果。
所述的电风扇护网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环形金属后边框上的后圆孔为一具有内螺纹的圆孔,前网子组接在后网子上时,通过螺丝固定件穿过前圆孔在对置的后圆孔内螺纹上锁固,使前网子产生回旋限制,并使螺丝固定件可以不任意从前圆孔及后圆孔上解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驻,未经张永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程高的高压水泵蜗壳
- 下一篇:集手动、摇控于一体控制的风扇墙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