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雨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6944.9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沛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26 | 分类号: | B60S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雨刮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雨刮器由电机作为动力源,当驾驶者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机启动,电机的转速经过减速机构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由于四连杆机构机械结构复杂,并需安装在固定的支架上,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布置,并且使用时间过长,还会产生噪音,影响驾车舒适性。
因此,需要对现有汽车雨刮器进行改进,使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并且动力传输趋向简单,调节使用方便,减少雨刮器噪音的产生,提高驾车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雨刮器,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并且动力传输趋向简单,调节使用方便,减少雨刮器噪音的产生,提高驾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雨刮器,包括动力装置、驱动机构和雨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齿条,所述雨刮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
进一步,所述齿条为刚性齿条或柔性齿条。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直流永磁电动机和与所述直流永磁电动机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涡轮涡杆。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包括与所述涡轮涡杆传动连接的摇杆和与所述摇杆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齿条固连。
进一步,所述雨刮包括与所述齿轮固定的雨刮臂和与所述雨刮臂铰接的雨刮片,所述雨刮片包括雨刮片架和与所述雨刮片架可拆卸式连接的刮片条。
进一步,所述雨刮片架背面设置有铰接耳,所述雨刮臂前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两铰接臂,铰接耳置于所述两铰接臂形成的铰接槽内并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耳与两铰接臂之间加装有用于减振的橡胶垫。
进一步,所述雨刮片架上形成有三个并列设置的刮片条槽,所述刮片条包括加装于两侧刮片条槽内并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刮片条体Ⅰ和加装于中间刮片条槽内并由高吸水性树脂树脂材料制成的刮片条体Ⅱ。
进一步,三个所述刮片条槽内分别加装有用于为刮片条体Ⅰ和刮片条体Ⅱ提供弹性压力的弹簧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雨刮器,通过电机带动涡轮涡杆工作,蜗轮涡杆的工作使与涡轮相连接的连杆上下运动,连杆与齿条通过滑块连接,从而使齿条带动齿轮左右转动,进而使得雨刮摆动,雨刮的轨迹可以通过对齿轮与齿条的初始啮合位置控制,完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四连杆机构的复杂运动轨迹,整个动力传输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并且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而且还减少雨刮器噪音的产生,提高了驾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B-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雨刮器,包括动力装置、驱动机构和雨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齿条1,所述雨刮通过齿轮2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如图所示,雨刮共设置有两个,每个雨刮的雨刮臂下端均固结有一个齿轮2,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通过齿条的左右移动带动雨刮的摆动,从而实现刮水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1为刚性齿条或柔性齿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直流永磁电动机3和与所述直流永磁电动机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涡轮涡杆;如图所示,涡杆4与直流永磁电动机3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驱动涡轮5工作,涡轮涡杆结构可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保证雨刮工作动力的稳定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包括与所述涡轮涡杆传动连接的摇杆6和与所述摇杆6连接的滑块7,所述滑块7与所述齿条1固连;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雨刮包括与所述齿轮固定的雨刮臂8和与所述雨刮臂铰接的雨刮片,所述雨刮片包括雨刮片架9和与所述雨刮片架可拆卸式连接的刮片条;方便刮片条的拆卸和安装,易于更换,便于维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雨刮片架背面设置有铰接耳,所述雨刮臂前端设置有并列设置的两铰接臂,铰接耳置于所述两铰接臂形成的铰接槽内并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耳与两铰接臂之间加装有用于减振的橡胶垫;可减少行车过程中或雨刮器工作过程中造成的雨刮臂与雨刮片架铰接处的振动,降低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螺杆旋转连续挤出的3D打印机
- 下一篇:汽车用无钥匙进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