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150.4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志;曾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定向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的双极化定向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通讯天线中按照极化的数量,可分为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单极化天线可分为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垂直极化天线中只包含有垂直极化单元,水平极化天线中只包含有水平极化单元。双极化天线中同时包含有垂直极化单元和水平极化单元。单极化天线分为定向型和全向型,而双极化天线目前只存在全向型,双极化天线的定向型目前处于空缺状态。
随着室内分布系统向3G以及LTE发展,仅双极化全向天线不能满足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对信号极化复用的高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可填补目前需求空白的双极化定向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移动通讯服务质量,避免通讯盲区的双极化定向天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外罩、底板、反射板和馈线组件;所述反射板设有平面状的主反射部,所述主反射部垂直于底板;特别地,还同时设有平面型的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和平面型的垂直极化定向单元;所述水平极化定向单元所在的平面和垂直极化定向单元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底板并平行于所述主反射部;在反射板的主反射部上还设有与主反射部电导通的副反射部;所述副反射部为平面状且垂直于主反射部;馈线组件为双馈线组件,一馈线的一端与水平极化定向单元连通,另一馈线的一端与垂直极化定向单元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面型的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和平面型的垂直极化定向单元来构建双极化定向天线,与采用立体型定向单元来构建双极化定向天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更为简单和廉价。
所述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和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可以是电路板类型或者是微带线类型。采用电路板类型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排布方式:1)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一面,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另一面;2)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和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均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同一面,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和水平 极化定向单元沿水平方向分布;3)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和水平极化定向单元均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同一面,垂直极化定向单元和水平极化定向单元沿垂直方向分布。另外,电路板的介质基板此时可通过绝缘的连接柱而与反射板连接在一起,从而互相提高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定向天线具有体积小、可使用现有规格外罩、成本较低、维护和升级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介质基板的其中一面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介质基板的另一面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2中介质基板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3中介质基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罩;2-底板;3-反射板;4-馈线组件;5-水平极化定向单元;6-垂直极化定向单元;7-介质基板;8-连接柱;31-主反射部;32-副反射部;41-第一馈线;42-第二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极化定向天线,包括:外罩1、金属制成的底板2、反射板3、馈线组件4、平面型的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和平面型的垂直极化定向单元6。
反射板3设有呈平行四边形的平面的主反射部31,主反射部31垂直于底板2。在主反射部31上的中央位置还设有与主反射部31电导通的副反射部32。副反射部32呈矩形的平面,且副反射部32垂直于主反射部31。
本实施例中,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和垂直极化定向单元6是电路板类型。垂直极化定向单元6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7的一面,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制作在电路板的介质基板7的另一面。介质基板7垂直于底板并平行于主反射部,于是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所在的平面和垂直极化定向单元6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底板2并平行于所述主反射部31。本实施例中,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朝向主反射部31。
为提高反射板3和介质基板7的稳固性,介质基板7通过绝缘的连接柱8而与反射板3连接在一起。
馈线组件4为双馈线组件,包括第一馈线41和第二馈线。第一馈线的一端穿过主反射部并与水平极化定向单元5连通,第二馈线42的一端穿过介质基板7并与垂直极化定向单元6连通。第一馈线41的另一端和第二馈线42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共用的过孔而穿出于底板。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接线端子
- 下一篇:天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