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轴组装定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242.2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慧微机电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组装 定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以有关转轴与马达转子的组装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可令转轴与马达转子之间快速定中心及定向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用以压缩冷媒并使其于回路内循环的电动压缩机,基本上藉由直流马达带动所联结的压缩机制动作,进而达到将冷媒进行压缩与循环的动作效果;其依照内部压缩机制的不同,目前常见有包括:回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涡卷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及螺旋式压缩机(screw compressor)等机型。
其中,涡卷式压缩机因加工性相对不易故有成本较高的问题,虽然回转式压缩机与螺旋式压缩机都是经由改变压缩腔的容积来完成压缩过程,但由于回转式压缩机采用了更为简洁的压缩方式,巧妙地避免了螺旋式压缩机无法根除的轴向受力偏移、余隙容积和种种内部泄漏等问题,使得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获得相对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原则上,回转式压缩机以一偏心轴置于马达转子中心,当偏心轴随着马达转子的旋转而于汽缸内回转时,即与汽缸壁形成一系列体积不同的压缩腔,进而达到逐转压缩冷媒的目的。由于回转式压缩机运转时,汽缸是以偏心方式逐转压缩,因此普遍存在有振动与转矩变动变大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知可于回转式压缩机的偏心轴上设置配重块的方式,抑制因偏心旋转所发生的振动,但却也因此在偏心轴与马达转组装时,增加偏心轴定心及定向的难度;因此,如何提供可将偏心轴与马达转子之间快速定中心及定向的机构,藉以提升回转式压缩机的组装质量及产能,一直是业界所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令转轴与马达转子之间快速定中心及定向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在一马达转子上设有一轴孔,另有一转轴的轴端对应套入该马达转子的轴孔中;其中,该马达转子于轴孔内沿设有一由复数相同内齿围绕排列而成的第一定心部,以及在第一定心部处设有至少一宽幅大于内齿的第一定向区段;该转轴在其轴端外沿设有一与第一定心部对应啮合的第二定心部,该第二定心部由对应于内齿的复数外齿围绕排列而成,以及在第二定心部处设有至少一与第一定向区段对应嵌合且宽幅大于外齿的第二定向区段。
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必须在转轴的第二定向区段正对马达转子的第一定向区段的状态下,方可让转轴的轴端确实套入马达转子的轴孔,使在进行组装时能够快速确定转轴的转向,且在第一定心部及第二定心部对应啮合的作用下,对转轴产生定心作用,使马达转子及转轴得以获致相对较为稳定、顺畅的运转效果。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至少一第一定向区段相当于一连接于至少一个内齿两侧齿谷之间的凹弧区段,该至少一第二定向区段相当于一连接于至少两个相邻外齿齿峰之间的凸弧区段。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至少一第一定向区段相当于一连接于至少两个相邻内齿齿峰之间的凸弧区段,该至少一第二定向区段相当于一连接于至少一个外齿两侧齿谷之间的凹弧区段。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透过第一、第二定向区段的宽幅明显大于内、外齿齿宽的设计,使在进行组装时,可供装配人员快速辨识及确定转轴的转向,且在第一定心部及第二定心部对应啮合的作用下,对转轴产生定心作用,使马达转子及转轴得以获致相对较为稳定、顺畅的运转效果;故,尤适合应用于转式压缩机的偏心轴与马达转子的组装,有效提升回转式压缩机的组装质量及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使用配置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断面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装定向结构断面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转轴组装定定向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
10马达转子
11轴孔
12第一定心部
121内齿
13第一定向区段
20转轴
21第二定心部
211外齿
22第二定向区段
30壳体
40固定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慧微机电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慧微机电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度刚度增强型的干式缸套
- 下一篇:门饰板和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