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机井井口取样阀防盗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406.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任兴;陶立海;徐晴;刘洪海;倪广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明;任兴;陶立海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井口 取样 防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抽油机井井口管线取样阀防开启盗油情况而设计的一款防盗工用具。
背景技术:
采油行业抽油机均安装在野外,抽油机井口均设置有连接油管的4分或6分的取样阀来对油井原油进行取样化验。由于这些油井均处野外,取样阀可以任意开启,造成油井原油可任意被人开阀盗走的现象。
为了防止他人任意开启抽油机井口取样阀,目前抽油机井井口取样阀均采用市场常见的小挂锁来对阀门进行防任意开启。小挂锁很容易由他人进行外力拆卸,同时小挂锁在野外风吹雨淋极易被锈蚀,造成小挂锁失灵难以开启的现象。
由于野外抽油机油井较多,每次操作人员均需要带上较多的钥匙进行操作,使得操作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油机井井口取样阀防盗盒,防止野外油井井口取样阀随意任人开启,同时可避免操作人员每次需要带多把钥匙进行油井巡井操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油机井井口取样阀防盗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筒体,筒体一端使用材料焊接封口,筒体另一端开有一个马鞍形状的槽口。在槽口两侧面开设有同轴圆孔以方便穿入防盗螺杆,在槽口一侧面圆孔处焊接一螺母,并使螺母与槽口两侧面开设有同轴圆孔保持同轴心。螺母外侧有一金属护罩将螺母罩住并与筒体连接。在槽口另一侧面圆孔处连接有同轴的金属圆管,以方便防盗螺栓穿入。在筒体下端可放置有一个防锯、防转动防盗螺栓的圆管短节。
按上述方案,设置的防盗螺栓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且螺帽为特殊形状的非标件。本案例防盗螺栓的螺帽加工为一定尺寸的带有槽口的圆形的公头,同时配套的钥匙端口为具有一定尺寸的带有键槽的圆形母头,且配套钥匙杆的另一端头设置有垂直于钥匙杆的扭力杆。使用时,将制作好的筒体罩在取样阀门上,将带槽口的防盗螺栓公头插入配套钥匙杆的母头,用钥匙将防盗螺栓送入同轴孔径的金属圆管、穿过防转动活动管套、到达槽口一侧的同轴螺母,此时旋转钥匙的扭力杆,将防盗螺栓旋入螺母即可达到将取样阀门保护的目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防盗螺栓的螺帽可以设计成任意几何形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配套钥匙应与带槽口的防盗螺栓公头形成一公一母配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该产品的使用可以将该抽油井井口取样阀整体罩住,可有效地将阀门的所有密封部件与外部隔离。
2、通过该产品的专用防盗螺栓和配套钥匙,可以达到一把钥匙可开多把锁的目的,从而使巡井人员不必在巡井时需要找不同的钥匙的麻烦。
3、由于该防盗螺栓去掉了普通的挂锁中的弹子和微弹簧,使得该锁具有很强的防雨水锈蚀能力。
4、该装置可以定期更换不同的带槽口的防盗螺栓,从而使该产品具有较强的防盗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目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零件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零件组将之后的整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应用在抽油机井井口应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盗螺栓与配套钥匙结构图。
图中:1-1为本目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结构。
2-1筒体,2-2螺母,2-3螺母防护罩,2-4同轴金属圆管,2-5防盗螺栓螺纹端,2-6防盗螺栓,2-7带槽口的防盗螺栓公头,2-8防盗螺栓钥匙,2-9防转动活动管套,2-10马鞍形状的槽口,钥匙孔4-1,防盗螺栓孔4-2。
3-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应在油井井口应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目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结构图。
图2中在筒体2-1槽口两侧面开设有同轴圆孔,将螺母2-2焊接于槽口一侧面,并与在槽口两侧面开设有同轴圆孔保持同轴心,将螺母防护罩2-3罩住螺母2-2。将同轴金属圆管2-4焊接于槽口另一侧面,并与在槽口两侧面开设有同轴圆孔保持同轴心,从而形成图3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明;任兴;陶立海,未经任明;任兴;陶立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